思政网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信息工程教工党支部 - 高校党建 - 典型经验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经验 > 高校党建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信息工程教工党支部

构建“四维”党建空间,打造师德建设工作格局

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14:29:21

在一次“学习钟扬同志精神,牢记我的使命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上,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工程教工党支部书记盛斌深情讲述了钟扬、黄大年和郑德荣三位党员教师的光辉事迹。远学有榜样,近学有标杆。支部成员结合支部中德高望重的庄松林院士和优秀教师郑继红的优秀事迹,进行了讨论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 做法

盛斌紧抓党建“牛鼻子”,构建了以“制度、育人、榜样、科研”四维党建空间,推动“师风、学风、教风”三位一体师德建设的格局。通过党建凝聚共识,树立标杆,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重点,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1.制度之维“强基”,价值共识凝聚团队力量。党支部先后建立了教师成长关怀机制、新老党员结对带教机制、宣传师德师风典型机制,实现党建促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工作格局。盛斌组织支委反复研讨,决定建立党内学习和业务学习有机融合的“三个一”学习框架,即每次党内学习都要坚持“一个党建主题、一个学科结合、一次深度思考”;坚持“站位高一点、要求高一点、对己严一点、奉献多一点”的“四点”标准,在明确教学科研任务规划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些制度举措凝聚了支部团队的“精气神”,提高了支部党员对肩负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

2.育人之维“固本”,敬业教风培养时代新人。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盛斌坚持“亲其师,则信其道,则循其步”的育人之道,带领支部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行动指南,以夯实优良教风为手段,建立起“课堂启发育人”“科研互助育人”“区校联动育人”“行业联合育人”的联动式育人架构。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举办师生“帮学结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科研团队互学活动,深入区域中小学举行科普讲座,邀请中小学生走进团队实验室,激发少年学子科创兴趣;与行业企业联合推进产学研联盟等。通过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内容供给、拓宽载体平台等做法,盛斌积极探索将德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带领支部党员以“三全育人”理念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团队建设,结合专业课程教育训练学生新工科思维,强化工程德育理念,着力培养新时代优秀工程人才。

3.榜样之维“示范”,崇高师风引领青教成长。“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庄松林院士是支部老党员,曾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为了扩大这一标杆人物的示范辐射效应,盛斌一方面以支部组织生活、分享交流、“先锋”论坛等形式邀请庄院士为青年教师讲述个人成长历程、分享奋斗心得;另一方面组织支部整理制作庄院士优秀事迹宣传资料,在各种教学、科研讨论过程中和支部党员分享品读。通过正面多角度学习和侧面多维度浸润,青年教师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对“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认同和实践自觉。

4.科研之维“助力”,严谨学风促进学科发展。党支部设计构建了“1+2+3”的“党建+科研”塔式平台活动模型,即:一个党员教师加入一个科研团队,带动(或指导)至少2名非党员教师或学生参加科研,并实现至少3次科研带教指导活动。这一模型有效突出了党建在教学科研中的引领作用,激发了支部党员投身学科发展和产学研创新服务的动力活力,推动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支部2010年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2014年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2018年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点评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信息工程教工党支部构建“四维”党建空间,打造“崇高师风、严谨学风、敬业教风”三位一体师德格局,促进了支部教育常态化、方式创新化、主业融合化、服务深度化,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学科发展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组织力,培养了一批政治素质强、学术水平高的党员教师,为高等学校事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文章摘自《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第七章《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责任编辑:刘桢]

思政网
思政网
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