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动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样板党支部赴延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样板党支部赴延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李洁/文 刘佳佳/图 发布时间:2021-07-21 17:03:57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样板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5月13日至5月15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能源本科生党支部与学校样板党支部农水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和土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党党联建”,将党史学习教育从校园、从教室、从讲台“搬”到了红色革命圣地——延安,组织16名党员代表共同开展“寻百年岁月忆初心 访红色足迹担使命”党史学习教育。

杨家岭:一首抗战歌曲 回首初心

半山腰的一排排窑洞,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旧居。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在窄小、简陋的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带领中华儿女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窑洞的斜对面,是1942年建成的中央大礼堂,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就是在杨家岭这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里召开的。党的七大使全党实现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杨家岭革命旧址唱红歌

离开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声声嘹亮的红歌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上空回响。党员们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红色石碑下不约而同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朴实的歌词、滚烫的旋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历史功绩,表达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信念和决心。

能源本科生党支部盛凯同志谈到:“透过那一方方窑洞可以轻易看出延安时期军队的艰难和困苦,但正是如此,更反衬出我们破釜沉舟、万众一心的勇气和决心,也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才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枣园:一次理论学习 锤炼党性

走进林木茂盛的枣园,一棵棵挺拔的枣树晃动着翠绿的叶子,园内的20多孔窑洞安静陈列在眼前。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给这座昔日的枣园涂上了一片庄严的红色。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旧居里,摆放的一幅幅老照片和一件件老物品,折射出他们当年在窑洞里燃着蜡烛指点江山、在土炕上辗转反侧的画面。

枣园现场参观

学习间隙,党员们席地而坐,畅谈心扉,捧起了《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开始了一次别样的集体政治理论学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从“十四个坚持”到“八个相统一”,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到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张政、盛恺、孙军等同志领着大家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

能源本科生党支部袁一芳同志讲到:“身临一座座窑洞中,眼前简陋朴素的陈设使我动容,如今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教室中尚做不到专心致志地学习,而革命先辈们却能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在这一方破旧的桌子上书写革命奇迹,描绘新中国蓝图。我心中不由感到愧疚,同时对革命先辈们也更是敬佩。我想:此次学习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返校后的行动转变。”

南泥湾:一堂红色党课 精神洗礼

“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作为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和中国军民融合的先行地,南泥湾孕育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3.8米高的党徽屹立在南泥湾党徽广场的中心,屹立在延安红色沃土之上,更屹立于在场每一位学生党员的心中。

南泥湾延安炮兵学校参观

在南泥湾延安炮兵学校旧址的草地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届微党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即能源本科生党支部战玉燕同志为大家讲授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党课《惟愿苍生俱饱暖》,她结合自身对延安精神的体悟,畅谈过去的开荒拓土、当下的脱贫攻坚、今后的美好生活,用一组又一组精确的数字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变化做出一次又一次鲜明的对比,同时,她坚信:中国共产党将会领导人民走向更大的光明,而这份光明里一定会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战玉燕的影响下,看着眼前的兵器房、火药库、劳作间…,党员们不禁诵读起了《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照为死别之纪念》《侄儿虽为革命牺牲,但是他的血没有白留》等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家书。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这样一个充满时代印迹的土地上,让革命精神深深烙入了每一名党员的心底。

土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胡鑫芸感慨到:“虽说没有看到南泥湾复原后的千亩稻田,但走在石头路上依然可以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伟大劳动成果。真正来到这里,我才明白课本上的“艰苦”二字不是这么简单,农村包围城市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这里艰苦的条件,也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刻录进了我们的党性里。”

王家坪:一句入党誓词 终身铭记

    “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3.5万多件文物,5500多张照片,1.2万余册图书资料陈列在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主要展示的是1935年至1948年的13年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直到最后解放战争胜利的光辉历程。

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参观

在纪念馆旁的王家坪革命旧址里,一面鲜红的“党旗墙”和“誓词墙”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看着庄严的党旗和熟悉的誓词,全体党员停下脚步,举起右拳,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一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让党员们在党旗下接受了心灵的净化和洗礼,在红色遗迹上许下了对党的终身诺言,进一步铭记了初心使命,坚定了理想信念。

农水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王锐同志说到:“进入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长征馆,我在陈列的物品中仿佛嗅到了革命者们在炮火中负伤行进时的血腥味。昨天终将会过去,但历史永远不曾被忘记;胜利迟早会来临,但每一束曙光都是由万千双血手从黑夜中拽出来的。因此,我们应当铭记。”

此次红色足迹岁月寻访活动让理论学习、红色党课、红色歌曲等走出了绿色的校园,走进了红色的沃土,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发挥榜样的作用,勇挑时代的重任。

历史遗迹是历史的见证者,当代青年是历史的延续。本次活动是能源本科生党支部启动的红色足迹“岁月寻访”工程系列活动之一,它让政治理论学习、红色党课、革命歌曲走出了绿色的校园,走进了红色的沃土。触手可及的遗物、身临其境的印迹、真情实感的体悟让每一位党员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自觉在党史学习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活动虽已结束,百年党史学习才刚刚开始。能源本科生党支部将持续发挥样板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党史教育形式,丰富党史教育内容,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实践中提质增效,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能源本科生党支部与学校样板党支部农水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和土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党党联建”,将党史学习教育从校园、从教室、从讲台“搬”到了红色革命圣地——延安,组织16名党员代表共同开展“寻百年岁月忆初心 访红色足迹担使命”党史学习教育。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