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 党建统战 | 东北农业大学:党建赋能强引领 思政铸魂育新人

东北农业大学:党建赋能强引领 思政铸魂育新人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3-07-17 18:31: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东北农业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经过75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打造育人红色引擎,构筑服务坚实堡垒。在建党百年之际,东北农业大学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为学校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一、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东北农业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全局把方向、谋发展。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深入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引领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先导,始终筑牢坚定理想信念。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构建“六学”体系,打造“1+4+N”特色宣讲矩阵。严格执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切实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人才培养主战场、乡村振兴最前沿。涌现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黑龙江省基层党建示范点2个,黑龙江省公办高校标杆院系1个、样板党支部3个,黑龙江省高校党建品牌创建单位1个,首批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4个,建立产学研党建联盟5个。坚持重品行、重能力、重业绩、重公论,努力做到领导不藏私心、组织不选“黑马”、干部不抄近道。一年来,学校先后调整处级干部42人,选拔处级干部57人,其中“80”后干部39人,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效激发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疫情防控期间,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冲锋在前,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有效保障了校园安全稳定。

二、强化思政铸魂,把耕读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东北农业大学党委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赓续农耕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化耕读教育为契机,努力开创思政工作新局面。始终以高质量学科建设丰富耕读育人内涵。坚持抓重点、争排头、创一流,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有效提升学科建设实力。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取得重要突破;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深入实施一流本科建设、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创新“三大工程”,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不断加强新农科建设,努力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始终以高水平师资队伍筑牢耕读育人根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贯彻黑龙江省《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制定修订了一批人才专项政策,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发展与保障体系,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高增长、零流失,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始终以高标准思政课程孵化耕读育人平台。将耕读理念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全国高校首批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建立了全省首家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大学生创客空间、“掌上东农”等“思政”工作品牌特色鲜明,先后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载体、拓展了渠道。

三、强化品牌赋能,把科技成果转化植入农业发展各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农业大学党委统筹谋划、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投身生产一线中守初心。整合内设机构,新建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积极开展“三区”人才实地指导培训、春耕生产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全面投身黑龙江省62个县区(农场)、近百个乡镇、上千个村屯,不断增强服务龙江发展的能力水平。在开展科技服务中担使命。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与企业联合建设“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培育的“圣泽901”白羽快大型肉鸡品种,彻底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提前9年完成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提出的“白羽肉鸡种源进口替代力争实现突破”的目标要求;研发“谷维菌素”获批新农药产品登记,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原药,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切实解决了一批制约国家和龙江农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有作为。成立了全国首批、全省首个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创性构建“基地+中心+产业联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辐射县、乡、村三级的示范基地122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11项。助力甘南县脱贫摘帽,并获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乡村振兴示范县”,精准帮扶甘南县工作项目获评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打造了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的“东农模式”。

新时代新征程,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坚持“谋长远、打基础、建制度、优机制、强管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持续助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农业高校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浩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打造育人红色引擎,构筑服务坚实堡垒。在建党百年之际,东北农业大学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为学校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