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三个注重”构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做到学生党员在社区“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引领网格、引领宿舍、引领同学”,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新生态。
一、注重日常教育,强化责任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健全保障机制。出台《“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党员述责实施细则》,每学期组织入党时间超过3个月的本科生党员开展社区述责工作,以“立足学生社区、助力社区治理、发挥示范带动”为原则,采用“分级分段”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限的学生党员开展针对性评价,每学期开学初以特设党支部解读述责细则,覆盖全体党员,进一步强化党员身份认知、明晰工作内容。
聚焦社区治理。解决大类分流专业交叉住宿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构建以学生党员为网格员的“楼-层-区-舍”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学生党员围绕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朋辈关心互助、信息收集反馈、突发情况稳控等核心任务开展工作,本学期在“社区党建之家”平台上传重点学生晚归、舆情信息、宿舍安全隐患等网格化管理数据5万余条,累计发现异常情况284条、宿舍矛盾76起,有效发挥了安全稳定的“哨点”作用。
推动责任落实。各特设党支部每个月在学生党员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动态掌握学生党员各项任务的进展程度,针对排序靠后、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学生党员进行过程性提醒、预警,本学期累计谈心谈话275人次,做好重点帮扶整改工作,确保社区述责工作有效落实,进一步筑牢社区安全稳定防线。
二、注重作用发挥,搭建服务平台,引领社区发展。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站,设置党员先锋岗、挂牌党员宿舍、划分党员责任区,本学期先后有265人担任领航学长,帮助新生快速了解和融入西电红色文化;125人担任朋辈益友,以“学业小导师”“科创小导师”身份帮扶身边同学,本学期开展帮扶活动76场,覆盖千余名学生;735人担任社区服务岗,本学期开展公共空间维护清洁42次、社区导学联系25次、社区学生问题收集超500条……“社区党建之家”系统累计上传党员五育活动数据超过3万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得到有效发挥。
树立先锋模范标杆。每周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每周开展宿舍卫生安全大检查,重点对违章电器使用和“人走未断电”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卫生差、有安全隐患的宿舍,社区以学生党员宿舍整改为切入点,每个社区辅导员每周重点打造1-2间“党员样板宿舍”,每学期打造80余间,党员们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健康、和谐温馨的社区寝室文化氛围。
引领社区思政教育。由学生党员创作“三微课堂”,将中国故事、文学经典、校园文化、时事热点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先后创作了“行走的博物馆”“古韵小讲堂”等系列视频50余个,在“西电学工”和社区微信公众号、大屏上播出。
三、注重效果评价,重视同学反馈,督促持续改进。
强化学生评价。以“作用发没发挥、同学满不满意”为标准检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成效,进一步细化满意度测评问卷,新增“党员是否经常提醒‘人走断电’”等日常生活问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不少于75%的普通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反馈,学生党员能够做到经常提醒宿舍卫生及消防安全,做到主动关心网格内学生。同时,在现场陈述环节,在原有评委的基础上,普通学生评委占比增加到70%。
强化复盘反思。学生党员紧紧围绕述责内容要求,以“日常表现记录+现场陈述”方式进行现场汇报,不仅汇报日常表现和在社区内工作业绩,同时针对日常表现记录里面的不足进行复盘反思,对标述责标准开展原因分析、汇报今后努力方向,做好持续提升工作。
强化结果应用。综合日常信息化记录、现场汇报和满意度测评结果评议述责等级,本学期1371名学生完成社区述责工作,其中328人“优秀”、644人“良好”、387人“合格”、12人“不合格”。针对述责“不合格”学生党员,社区辅导员和学生本人一一谈话,并与学生所在学院充分沟通,帮助其查找问题并制定“一人一策”督促方案,限期整改提高。对于连续两次“不合格”者,特设党支部将及时反馈至其所在党支部,原则上在党员民主评议中为“不合格”。
下一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将数智赋能学生党员社区述责,依托“社区党建之家”日常记录精准化绘制党员述责工作“画像”,创新党员社区述责工作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