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四川农业大学:杜晓 把论文写在茶园,让好茶香飘四方

四川农业大学:杜晓 把论文写在茶园,让好茶香飘四方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作者:张惠 发布时间:2023-05-25 15:47:21

人物简介:杜晓,男,1963年生,无党派人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品质控制及质量安全监测研究工作。现任四川省高校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精制茶学研究院院长、四川农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荣获四川省同心专家服务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茶的香气里,明明写满了一片叶子整整一生的苦难,却呈现出了令人宽慰的芬芳与甘甜。”这是茶叶华丽蜕变的生动诠释,也是无党派人士、茶叶评审加工专家杜晓教授四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

他是一位饱受茶农喜爱的茶学专家,也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茶学教师。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知联会会长、同心服务团骨干专家、一名老科技特派员,杜晓自1984年从四川农学院毕业后,用将近40年时间,致力于做好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帮助茶企茶农提高茶叶品质,凭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他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精耕茶产业,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其中一个点位便是北川石椅村,当地通过结合羌民俗体验、茶文化研学等旅游项目,蹚出了一条文旅兴村之路。总书记听完介绍后,特别询问了北川特产-苔子茶的生产情况,苔子茶也因此“一炮而红”。

随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并以苔子茶为媒,相继举办了首届浙川茶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暨绵阳·北川第十届羌茶节,为北川带来了21亿元的乡村振兴“大订单”。而苔子茶走红的背后,与杜晓团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北川有着1300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以古茶树群生的方式分布在高山峡谷之间,因受昼夜温差大、云雾多等自然条件影响,使得北川苔子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等优点。由于地处大山,交通不便,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是靠着茶农肩扛手提和马帮往外送。2008年汶川地震,更使原本就分散、低效的茶叶种植雪上加霜,茶农收入难有起色。

杜晓一直笃信高山出好茶,但近年来茶叶种植海拔越来越低,不仅侵占了大量粮田,茶叶品质也大幅下降,当他看到大量撂荒的高山土地,以及苔子茶被随意散卖贱卖的时候,杜晓经常扼腕痛惜。为助力北川走出一条以茶兴业、以茶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自2000年初,杜晓便开始扎根北川,与当地共建北川苔子茶古树茶研究博士工作站,带领团队跑遍了北川县所有乡镇,不断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由于早期的北川制茶工艺属于粗放型,也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所以茶农每批次做出来的茶叶品质高低不同、产量极不稳定,这样既不能满足大品牌需要,也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杜晓深谙培育一个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牌和建立一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质量体系,是推动北川苔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服务之初他就牢牢抓住“品牌”和“体系”这两大抓手,一边通过集成创新将原有产品升级换代,一边紧锣密鼓地制定符合当地的产品质量体系。

如今,在杜晓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北川苔子茶由过去绿茶扩展到现在拥有花茶、红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种类,同时也打造出了旗羌、雀舌、露毫、贡熙、毛尖、雪芽等三十多种品目,有力打响了“生态好茶、小众高端、特色优质”的国家地理茶标志。由其牵头制定的《北川苔子茶“绿茶+红茶”》团体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北川苔子茶》绵阳地方标准也于今年初正式发布,标准从产品分类、实物茶样、感官品质、储运保鲜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进而形成强烈的品牌效应和稳固的消费市场。

“一个茶农制茶手艺好不算什么,整个行业都有好工艺才能真正致富。”在开展地方服务时,杜晓总是另辟蹊径,主动加强与当地茶叶产业协会合作,通过协会带动茶企、茶农,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引领作用。正是在杜晓的帮助下,家庭种植农场的赵丹从前只能卖几十元一斤的大宗茶,如今开始有能力供应几百乃至上千元一斤的品质茶,繁忙的时候还得请人帮忙,才能满足接踵而至的购茶订单,而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弘扬茶文化,做好文化传承这项大工程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六大茶类的国家。杜晓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

上世纪90年代末,杜晓在日本求学时,他的老师承担了一个如何让天然产物提高附加价值的研究课题,前期一直由一名日本博士后负责,但三年都没做出结果。正当老师焦头烂额时,他想到了杜晓,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老师问杜晓敢不敢做?面对这个“高难度”课题,杜晓没有拒绝,而是给出了“一定能做出来”的肯定答复。

“想要研究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必须先得到纯物质,再加上茶是发源于我国,日本人都可以做得这么好,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行?”凭着刻进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杜晓坚定必胜信念、全力攻坚克难,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连续蒸发有机溶剂20公斤。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以及依托早期在国内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他不到一年便成功完成了课题,成功分离出18个倍半萜类成分,并鉴定揭示了其化学结构式,其中3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并报道的新化合物。杜晓取得的这一成绩,让日本老师及同学不由得刮目相看,那一刻,他深深感受到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

进入新世纪后,杜晓萌发了恢复川红工夫茶的想法。谈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坦言那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川红工夫茶又名四川红茶,是中国在世界上知名的三大红茶之一。由于缺少代表性品牌,川红功夫茶逐渐衰落到停产数年。杜晓深知如果不抓紧开展抢救性恢复和生产工作,川红功夫茶可能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而这必将是四川茶产业及茶文化的一大损失。

于是杜晓采取了“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创新、以名优产品引领市场消费、以国际品牌开拓国内市场”的研发战略思路和技术路线,开展了川红名优红茶加工继承与产品创新的研究工作,抢救性地继承、恢复和创新川红功夫茶。从2005年开始,艰难的试生产过程开始了,一次次尝试与摸索终于赢来成效;2010年,试验开始成功带动川红工夫恢复生产;2014年,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成功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四川红茶总产量突破百万斤;2020年,川红工夫品牌“宜枝独秀”进入大众视野……几乎要在历史中消失的川红工夫茶产业,奇迹般地复苏了。

培养茶人才,做好教书育人这件良心活

“教书育人是一件大事,是一件良心活,要做就要做好。”这是杜晓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得。

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杜晓就跟随茶学系的老教师施家璠、陈瑜进、王宗尧等深入雷波、高县、荣县等地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尽管当时的吃、住、行条件异常艰苦,但前辈们爱岗敬业、不畏艰难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杜晓。他暗下决心,要把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在往后的40年教学工作中,他都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

对于时间,杜晓始终抱着“要不到就抢”的信念。除了外出开展科技服务外,平日里杜晓待得最多的就是办公室和实验室,通常他是最早来办公的人,往往又是最晚下班的人,即使周末也不例外。长此以往,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也深受感染,养成了常泡实验室的习惯。他的学生们常常笑着说:“进入杜老师的实验室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最开始是实在不想来,接着是不得不来,再后来就是主动要来,最后就是走了还想来。”

为了推动学生深入做好茶学方面的研究,杜晓不仅要求学生学精学透专业课本知识,也要求他们广泛涉猎与茶学相关的经济、管理等知识。他有两个不成文的教学习惯,就是检查纸质档的学生报告和两周一次的学生工作检查,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修改的痕迹,帮助学生去理解,也能适当增加学习压力,促使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杜老师就是一个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儿女对待的人,为我们掏心掏肺。”研究生王婷婷深有感触地说到。杜晓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也经常带领学生参加茶艺表演等课外实践,当遇到困难时,杜晓往往“袖手旁观”,不会出手相救,而是要求大家开动脑筋解决难题。刚开始学生们还不太理解,后来逐渐才认识到这是杜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还培养了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他也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团队,常年带着博士、硕士驻点在各地茶园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达到帮助基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的双重目的。生活中,杜晓更是给与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在学习与科研上给予辛勤指导,也在工作与情感中给予关怀照顾,甚至自掏腰包支持学生完成研究课题。

回首过往,在精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培养茶人才这篇大文章上,杜晓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如今他的学生大多供职于科研院所和茶学研发机构,正循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展望未来,他也相信在一代代茶人的接续奋斗下,茶产业一定可以在乡村振兴中更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杜晓,无党派人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品质控制及质量安全监测研究工作。现任四川省高校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精制茶学研究院院长、四川农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荣获四川省同心专家服务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