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好师德引领,“好老师”辈出,武生院教育名片...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好师德引领,“好老师”辈出,武生院教育名片闪亮

来源: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李春艳 程晓璐 发布时间:2024-09-11 11:12:44

在第40个教师节前夕,2024年“荆楚最美教师”“荆楚好老师”宣传选树活动名单公布,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副院长唐艳平副教授荣膺“荆楚好老师”称号。该校还表彰了2023-2024年“师德标兵”: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磊磊副教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赵秀琴教授,该校外国语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也获评“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据了解,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每两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让“德教双馨”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底色。


用模范引领队伍建设 二级学院争相厚植师德师风沃土


11.jpg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四叶草”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在该校外国语学院,“荆楚好老师”王瑾和明星教学团队“四叶草”、“三全育人”校级课程育人标兵郭漫等人的事迹影响了不少人。从最初的一对一课外帮扶,到组建“四叶草”团队,再到教坛新秀层出不穷,外国语学院依托“四叶草”教学团队的“能量磁场”,吸引了一大批把“上好课”“随时教”“义务辅导”等“口号”变为实际行动的好老师。“四叶草”团队从开始的4位老师发展成“七朵金花”;受郭漫启发,青年教师周逸轩借教学比赛促教学效能提升,成为赛课达人;还有教坛新秀周珏,学生最喜爱的外籍教师Jerry......在她们的带动下,学院内部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师生携手参加教学竞赛、学科比赛,并在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教师金课大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等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揽获多个大奖,还培养出了“钢铁女侠”王贵红、考取莫纳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王扬林等一批勤奋学习、励志向上的学生典型。

在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刘姥姥’带出183个‘全国冠军’”“驻扎生产一线,日行六万步走出最准标尺”“校园‘基建劳模’”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而故事的主人翁“荆楚好老师”刘群、“最美产业教师”黄仕超、“模范教师”阮中尉的事迹也已在学校“圈粉”无数。为了激励学院教师树立榜样、对标学习、追求卓越,该院依托新生入学教育、师生访谈会、教师座谈会等育人平台,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宣讲、新媒体平台事迹展播,师德师风建设主题作品征集评选等活动。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学,师生共筑教育新风尚。

高山出俊鸟,幽谷出芳草。一个清新正直的集体氛围,更有利于塑造出具备优秀职业操守和崇高品德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在学术领域拥有精湛的造诣,其人格魅力亦能成为学生的典范。”该校副校长兼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董妍玲如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用科研点燃学习热情 留美博士乐为母校学子当人梯


22.jpg

刘磊磊(前排右二)正在指导学生实验


“‘善学’必然‘善问’,问答之间,双向奔赴,教学相长。”赴美留学回到母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后,刘磊磊兼职当了学生的学业导师,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从教五年,刘磊磊先后组织了180余场课题组会,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先查找文献自学,再在课题组会上汇报自己的研究和理解;与遇到实验瓶颈的学生研讨“交换”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其在体验科研魅力的同时,燃起学习的热情。

“用我追到的光照亮更多的人。”这话刘磊磊不仅刻在心里,也外化在行动上。他认为年轻人就要敢于“担担子”,要在工作中磨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他在充分研学了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的创新教学模式后,设计了《植物细胞工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自助完成从查阅资料到设计方案再到展示成果的全流程学习任务,以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在《动物细胞工程》和《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中,刘磊磊又增设了双创教育环节,邀请企业家和创业导师分享创业案例,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落实“以赛促学”,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物竞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类比赛并揽获大奖,指导三个项目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2024年4月,刘磊磊与课题组师生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Contribu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SfGATAe to Bt Cry toxin resistance in Spodoptera frugiperda through reduction of ABCC2 expression》,为探索SfGATAe在抗性机制中的作用、开发以SfGATAe为靶点的生物农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课题组成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徐培文获评“三好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实验室成功获批了9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项目。通过科研训练孵化出20余项大学生国家级、省部级生物竞赛项目。2021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杨毅、2022届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苏磊、2024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张驰等多名曾经与刘磊磊“闭关修炼”的学生顺利考入重庆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用案例锻造优质课程 教改先锋躬身打造“企业+”课堂


33.png

赵秀琴(右一)正在给学生上课


“真正实践过才知道书怎么教,课怎么讲。”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赵秀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丰富了学生的课本。

赵秀琴任教的《化工原理》是该院师生公认的难教难学的专业课,教学内容来源于生产一线,概念多、公式多且推导繁琐,教师苦于教学方法,学生苦于理解应用。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爱听爱学,是赵秀琴面临的大难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炎热的暑假,赵秀琴一头扎进化工厂挂职锻炼,在高温车间里学习记录实操流程及方法,给企业职工培训理论知识,将大量的生产案例带回课堂。

在讲解化工工艺管道设计时,赵秀琴会特意引出该公式在企业里的应用场景和目的,灌输工程管理理念,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管径大小与操作、成本费等问题,充分核算并提出严密、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讲解设备设计原理时,赵秀琴又拿出企业设备实物图与实验仪器详细对比,加深学生对设备的外观印象,同时巩固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21年上好一门课。赵秀琴参与企业合作编写的《化工原理》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奖二等奖;主讲的《化工原理》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的慕课已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学银在线、楚课联盟等网络教学平台并已开放10期,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使用;撰写的教学案例获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全国二等奖。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赵秀琴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了学生身上:动员考研、辅导答疑、复试培训,周末带学生外出实习实践,指导学生“打比赛”......近3年有十余名学生考上双一流高校研究生,两百余名学生获得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本科组金奖。

近年来,赵秀琴先后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师”“十佳班主任”“巾帼榜样”等荣誉,多次在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

立身以师道,兴学以师德。近年来,越来越多以德为范的武生院优秀教师走入了大众视野:吕慧英教授把人生下半场奉献给三尺讲台,甘当24小时心理咨询员,为青春护航,被称为“心灵美容师”;张秋菊副教授把思政教育当艺术,把课上成了学生公认的“最值得享受的精神大餐”;工匠教授刘群秉持“做一名好老师,建一个好专业,育一批好学生”的初心和梦想,累计培养了2000余名优秀行业人才,带出183个专业技能竞赛全国冠军;王瑾教授和“四叶草”教学团队组建课外义务辅导团,十年服务近万大学生,用自己的青春,换学生的成长;唐艳平副教授改革花卉学实践课程,一堂课引来千人听,以身示范践行工匠精神,以花为媒传递知识芬芳……他们是武生院好老师的代表,也是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师德标兵,更是躬耕教坛、立德树人,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荆楚篇章作出贡献的时代先锋。

师德如灯,教风似雨,共同浇灌着学术的花朵。优良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个人品质的体现,更是高校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一年又一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好老师”形成群星闪耀之势,教育工作者们修身立德,潜心治学的故事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马静怡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每两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让“德教双馨”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底色。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