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苏区精神 | 革命精神解读 | 苏区精神的廉洁意蕴

苏区精神的廉洁意蕴

作者:谢建平 赣南师范大学中央苏区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09 20:47:57

(一) 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廉洁自律意识

从1929年1月朱毛红军下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由于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的物资严重匮乏。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其高昂的革命斗志。克服种种困难。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苏工作人员与广大的苏区民众一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甘共苦。毛泽东在瑞金沙洲坝。打破封建迷信。积极破解当地群众缺水喝的难题。主动带领警卫人员挖“红井”;周恩来、张闻天等办公之余带头优抚红军家属,为他们砍柴,挑水;朱德等红军领导人下田帮助当地农民插秧收稻,车水抗旱;德高望重的董必武严于律已,时刻注意用自身的形象,影响身边的高级党员干部学员,经常带头参加义务劳动,打着赤膊、卷着裤腿为烈属耕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党员干部,苏区群众才放心地选择跟党走,涌现了父送子、妻送郎络绎不绝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二) 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廉洁奉公意识

苏区干部特别是共产党员,工作一般是没有报酬的。工作时自带干粮、自带被盖、自带费用,行千里,走万家,都是吃自己、用自己的。当时的苏区政权机关提倡精简、廉洁、高效的作风,要求党员干部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秉公办事、勤政为民,苦自己为大众。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号召,艰苦奋斗,以苦为乐,以克服困难为荣,积极投身于苏维埃各项事业。身居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方志敏,经手的数百万元款项,一点一滴的都用于革命事业,自己一直过着清贫、清白、朴素的生活。他说: “清贫,清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带头从家中背米去省苏机关吃,不要公家发伙食费。为了节省开支和费用,党和苏维埃政府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广泛开展了节省运动。苏区党员干部这种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廉洁奉公表现,维系了革命事业,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三)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廉洁政治意识

为了使苏区干部廉政清明、克己奉公,苏维埃中央政府规定,“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缺点之权”,“如果发现了贪污腐化消极怠工以及官僚主义的分子”,“苏维埃则立即惩办他们绝不姑息”。为此,苏维埃中央政府还制订了许多法规法纪,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凡贪污腐化分子一经发现,立即予以严厉惩处。同时,苏维埃政府积极主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本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理念,积极发动群众批评和监督苏维埃机关的工作。“各级工农检察委员会尤其重视依靠群众开展工作,设立控告局,悬挂控告箱,另外还建立了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讯员以及群众法庭四部分组成的群众性监察组织,并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检举运动,这一工作实践后来形成为举报制度。”1932年5月9日,苏维埃中央政府临时最高法院,根据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号训令,批准瑞金县苏裁判部的原判,将瑞金县苏的腐败分子谢步陞以私吞公款、强奸妇女、公报私仇等罪名处以枪决,打响中央苏区反腐惩贪的第一枪。1934年4月至9月,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进行了检查审计后,在审计报告中宣布:“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

(四) 始终保持优良干部作风的廉洁公仆意识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闹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这首广为传唱的山歌就是当年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的真实反映。在中央苏区初创时期,毛泽东反复告诫党员干部:“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随时叨念‘争取群众’。”只有内心时刻牢记群众,关心群众,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方能体现共产党员的本色。在被毛泽东誉为“模范兴国”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苏维埃实际工作中,兴国县的苏区干部也是这样践行的,尤为突出的是长冈乡,为此毛泽东号召“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这种优良的干部作风,朴实廉洁的公仆意识,造就了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极大地推动了苏维埃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节选自《苏区精神的廉洁意蕴及其现实启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