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优质素材资料包

为进一步增强全国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引导高校师生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坚定意志,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定期选编“高校思政优质素材资料包”,作为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开展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支撑。
首页 | 思政资料(第1期) | 错误言论批驳 | 驳“中国转移责任论” | 国际正义言论 | 病毒不分国家,也跨越种族,加强国际合作才是正途

病毒不分国家,也跨越种族,加强国际合作才是正途

发布时间:2020-05-09 20:22:17

2.病毒不分国家,也跨越种族,加强国际合作才是正途

 泰国前副总理颇钦表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全球性挑战,没有一国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坚决反对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坚决抵制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行,坚决反对破坏抗疫国际合作的行径。”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美国《时代》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提醒我们一个早就应该被吸取的教训:为了繁荣,各国必须联合起来。任何国家单独行动都无法战胜这些危险,任何国家尝试这样做都是愚蠢的。”

 “个别国家将疫情政治化,只会破坏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态势。”肯尼亚非洲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凯瑟琳·京布顿基表示,“各国应支持世卫组织继续发挥领导作用,积极沟通和借鉴抗疫成功经验,把精力放在遏制疫情、救治病人上。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凝聚抗疫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疾病的斗争。”

 马赫莱特·梅斯芬曾在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领导国际科学与技术项目。她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传染病没有国界,抗击传染病所需的知识也没有国界。孤立和排外无益于化解这场全球危机。“这一时刻要求各国分享专业知识和合作,并要求各国作出明智的、基于证据的、协调一致的反应。”

 “面对疫情,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协同努力,不让相互指责成为抗击疫情的障碍。”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长古萨科夫表示,“各国必须认识到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的重要性,应始终保持团结。面对疫情这一人类共同威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反对将疫情政治化,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应对疫情,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工作。

 谭德塞:“将疫情当作政治筹码相当于‘玩火’,应该将疫情政治化这种做法‘隔离’起来。各国都需要真正团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疫情。”针对个别国家对世卫组织的无端指责,世卫组织总干事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以上均来源:人民日报2020-04-11《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应对疫情,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工作

 全面加强合作 凝聚战疫合力(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374611/5287556

 

 “在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的共同指导原则下,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不涉及地理位置、个人或人群,同时方便发音且与疾病有关的名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此举可以避免使用不准确或污名化的名称,同时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冠状病毒提供标准格式。

 “病毒没有国界,它影响的对象也不分种族、肤色、财富多少,所以应避免将病毒与某些人联系起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日前表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始于北美,但人们也没有称它为“北美流感”。“疫情当前,大家需要团结协作。”

 《大西洋月刊》刊文说,污名化行径的第一个目的在于让公众相信犯错之人不是美国政府,“但这一目的难以达到,因为我们都看到了灾难性的误判及其后果”;第二个目的则是煽动仇华情绪。

 美国联邦众议员刘云平表示,美国政府的污名化言行在亚裔群体中制造恐慌,试图转移民众对政府应对疫情不力的愤怒。“此时能够提供帮助的国家恰恰是中国。美国可以从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中国医生和科学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与中国合作,获取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和物资。”

 “应对疫情需要严谨、科学、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煽动种族主义和歧视仇外。”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公共政策委员会主席胡泽群表示,“当务之急是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开展抗疫合作。试图将病毒归咎于一种文化、种族或国家,只会阻碍这一努力,疏远那些原本可以相互合作和支持的人。”

 美国凯撒家庭基金会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卫生与艾滋病政策主任耶恩·凯茨表示:“作为一名在艾滋病领域从业30年的人,我知道污名化无助于应对传染性疾病,更不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日前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特意纠正对方的不准确称呼。在他看来,“中国的经验是我们获得的最关键数据。他们采取措施,并实现了病例数量的减少……他们避免了大范围的感染。”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病毒没有国籍、没有国界。我们面临巨大威胁,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认为,污名化对抗击疫情没有丝毫帮助,反而会阻碍相关工作进展。“与其进行这种幼稚的政治谩骂,不如尽快召开二十国集团卫生及财长远程会议,共同商定全球化抗疫框架,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中国向遭受疫情的国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典范。“中国的行动是对个别国家挑衅和污名化中国的响亮回答。”

 墨西哥前驻华大使瓜哈尔多表示:“白宫利用新冠病毒煽动种族主义不意外,但可悲。”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指出,疫情面前,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可以独善其身;要战胜病毒,就需要国家间的通力合作,而非妖魔化别人。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文称,中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建立起支持和推动国际合作的形象,而美国则上演了“一场责怪中国的戏码”。美国政府削减流行病预防预算、拖欠世卫组织会费并计划大幅削减全球卫生项目拨款,无益于国际社会开展抗击疫情合作。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则评论:“外交需要信誉,危机时期尤其如此。”

 谭德塞多次强调,“将科学问题政治化不能帮助我们。人类正在同一个并不完全了解的病毒作斗争,只有团结应对,才能消除疫情。”

 以上均来源:人民日报2020-03-23《抗击疫情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国际舆论批评美国一些政客污名化中国行径》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303732/5211398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认为,在全世界都在为疫情所苦所焦虑之时,往往有些人会用“带有政治色彩的偏见言论”煽动人们的情绪,企图破坏各国共同抗击疫情、维护世界福祉的合作氛围,这一点值得引起所有有识之士的警惕和反对。“维护一国之私利而任由这场流行病在失控中迅速蔓延,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到最后只能全球共享‘苦果’。”

 此前,来自多国的16位国际卫生法学家在《柳叶刀》撰文说,基于恐惧、谣传、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应对措施,无法将人们从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中拯救出来。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由意识形态偏见和双重标准引起的“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3-19《国际媒体批评美国应对疫情不力》

http://jx.people.com.cn/n2/2020/0319/c186330-33887213.html


 把疫情作为攻击中国的借口,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当中国需要支持、同情和团结的时候,个别国家的一些人却进行嘲笑、污蔑,毫不掩饰其种族主义情绪。为什么会这样?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并依然影响着其对中国的态度。近年来,个别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对中国的发展满腹牢骚,这种情绪混杂着恢复旧的国际秩序以及建立经济、政治和民族等级制度的企图。西方一些人经常对中国制度说三道四,然而无数事实一再证明,他们错得非常离谱。中国政府很快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采取的应对措施非同凡响,鼓舞人心,堪称典范。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而其他国家则可以学习中国经验。中国一确定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和特征,就立即与世界分享。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制定了抗击疫情的严格措施,关闭主要城市外出通道,隔离相关人员。中国政府深知,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中国非凡而果断的决策得到了中国人民非凡而积极的响应,这是政府与人民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的经典案例

 来源:人民日报2020-03-23马丁·雅克《战疫成效证明中国制度优势(国际论坛)》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303901/5211402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在沙特阿拉伯《中东报》发表文章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的概念,我们应对这场疾病的能力最终将取决于世界上最薄弱的医疗体系。”文章中,谭德塞还写道:对于那些抗击疫情的国家而言,保障本国国民的安危是最重要的。但艰难的事实是,如果它们不能对最不发达国家施以援手,那它们保护本国公民健康安全的努力最终将功亏一篑。

 来源:国际锐评---落井下石的蓬佩奥不断增添美国道义污点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770674276316433466&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tudy_comment_disable=0&part_id=5770674276316433466&ptype=0&item_id=5770674276316433466&pid=&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

 


054-病毒不分国家,也跨越种族,加强国际合作才是正途.docx

思政资料(第1期)

资料打包下载

导: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新闻办

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东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武汉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审核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发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