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西柏坡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伊莎白与十里店:国际友人眼中的土地改革

伊莎白与十里店:国际友人眼中的土地改革

发布时间:2021-04-21 21:08:57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104岁的加拿大籍老专家伊莎白教授颁授“友谊勋章”,表彰她作为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中国与加拿大民间友好做出的杰出贡献。

伊莎白·柯鲁克1915年出生于中国成都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有一半光阴在中国度过。1947年,伊莎白夫妇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前往河北十里店(今河北省武安市十里店村),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和整党运动。经过详细考察, 伊莎白完成了著名的社会调查著作《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真实记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情况,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社会人类学名著。


伊莎白回忆说:“当时斯诺的《西行漫记》在西方非常流行,但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有些情况已经过时了。于是,我和丈夫想写一本关于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书。怀着这个想法,1947年夏天,我们途经香港和上海,再到天津,最终来到冀豫交界的武安县西部山区的十里店村开展社会调查。”

在十里店,伊莎白和柯鲁克对中共土改运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参加了一连串大大小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会议,并多次在自己的宿舍里召开座谈会,田间地头也有他们的身影。村民们回忆说:“他们深入田间、打谷场、担粪路上,凡是有我们村上人活动的地方他们都要去。有一次跟我一起边走边说一起到地里,还接过我的镢头刨了一会地。”

在当地村民心目中,伊莎白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没有一点架子”,有村民回忆:“他们见到我们总是问寒问暖,平易近人。每天比我们劳动的时间还长。从采访、笔记整理、誊写打印、装订分发文件、照相、冲洗到提水、扫地、通讯联络,都是他们自己操劳。”

伊莎白和柯鲁克对十里店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本来可以在边区政府的食堂就餐,但出于对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兴趣,他们选择了找机会去各家各户吃饭。小米、窝窝头、杂豆面,当地人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有村民回忆说:“那时我们十里店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都无法和大城市相比,有些户没有煤,而是烧柴禾做饭。对于这些他们都不介意,反而很感兴趣地体察和品尝。”

上世纪80年代,《十里店(一)(二)》中文版相继在中国出版,并多次再版。该书以十里店为例,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一个村庄土地制度的变迁。书中没有冗长的社会学分析,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丰富的细节告诉读者土改过程中的点滴。它们在教科书的标准叙述之外,补充着历史的丰富性。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和少女时代,有一半光阴在中国度过。1947年,伊莎白夫妇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前往河北十里店(今河北省武安市十里店村),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和整党运动。经过详细考察,伊莎白完成了著名的社会调查著作《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真实记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情况,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社会人类学名著。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