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园地 | 优秀论文 | 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策略

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策略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1期 作者:黄冬霞 发布时间:2022-12-21 21:37:00

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大力发展数字技术的同时丰富新型数字生活场景,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活氛围,为人们在数字空间生存指明了方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场景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场景化传播已成为媒介传播的发展趋势。有研究者认为,依托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场景五力”[1]的传播时代正跨步向我们走来。全面把握场景化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趋利避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一、场景化传播的内涵和特征

场景是基于客观时空的环境氛围和主观感受的综合,它内在地包含时空、情境、感受三个关键要素。场景化传播,“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能够激发受众主观感受的场景,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将各种场景要素进行有效连接,提升受众的信息体验,以此实现个性化信息与服务适配”。[2]这一传播方式在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时代有以下显著特征:

1. 以跨媒介联动与全场景传播为表征的连接力

场景化传播的连接力,是指场景与受众、场景与服务之间的有效连接能力,它是场景化传播的关键。一般而言,场景与受众、场景与服务之间的连接范围和规模越大,连接的频度和强度越高,信息的适配度则会更高。这种连接力主要是通过跨媒介联动和全场景传播实现的。一是跨媒介联动。相较于以往的媒体信息处理模型往往只针对某种单一形式的媒体数据进行推理分析而言,人工智能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能够协同处理多种形式的信息,能够整合各类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传播平台的跨界融合和数据共享,提高信息流动的速度和广度。二是全场景传播。全场景传播表现出强大的场景流动性和融合性,依托传感器、定位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根据受众实时状态快速抓取受众场景化的随机性需求,受众也可以在全场景传播过程中自由地连接与切换符合自己需求的场景,快速获取符合自己需要的服务。此外,全场景传播过程中广大受众自发性的评论、弹幕、转发等内容创造形式将进一步促进场景与受众、场景与服务的深度连接。

2. 以交互式传播与沉浸式满足为表征的体验力

场景化传播的体验力,是指满足受众在特定场景中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体验力是场景化传播的核心。场景对受众的主观需求刺激得越激烈,体验的深度和互动的强度越高,信息的适配度则会更高,进而产生更多的场景价值。这种体验力主要是通过交互式传播和沉浸式满足实现的。一是交互式传播实现受众的多维体验。当前,大数据和LBS定位技术为人们的交互式传播提供了极大便利,出现了一系列超级场景平台。人们只要手指轻轻一滑就能轻松快捷地在各类超级场景平台自由切换。二是沉浸式场景实现受众的立体化、动态化体验。当前,VR、AR、MR、360全景等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场景化传播从“场”向“景”阶段的跃进,进一步把受众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受众打造融合多种媒介体验的、三维立体显示的、360度环视效果的沉浸式场景。此场景一方面通过不断赋予受众身份建构的新形式进而获得动态的“在场”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为受众提供全新的叙事模式——沉浸式叙事,使受众沉浸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通过多维感官刺激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从中捕捉立体化叙事信息。在沉浸式场景中,随着体验深度的加大,受众身心沉浸的强度也加大。受众浸润在景观化和沉浸式场景中获得的立体化、动态化体验越多,对场景信息的接受、认同程度就越高。

3. 以细分场景适配与个性化定制为表征的服务力

场景化传播的服务力,是通过连接为受众提供适合特定场景的信息服务能力,它是场景化传播的归宿。一般来讲,场景细分程度越高,场景数据获取越细致,信息的适配度会越高,信息传播的效果会越好。这种服务力主要是通过细分场景适配和个性化定制实现的。一是细分场景适配。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会从事不同的社交活动,有不同的交互心理和交互行为。因此,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受众所处的场景进行细分是场景化传播的题中之义,以此洞察受众在休闲娱乐场景、生活学习场景、工作开会场景的个性化诉求。二是个性化定制。场景化传播的服务,是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服务,因此,个性化定制的前提是定位,即通过LBS定位技术获取受众的地理位置信息。受众所处的位置和地缘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受众位置的变化,地缘关系也在变化,受众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LBS定位技术服务可以为我们捕捉这些变化、流动的信息。随后,场景化传播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分析受众在特定地理位置的活动轨迹,进而为受众绘制活动情况“画像”,并根据“画像”进行服务信息的智能适配,做到在受众恰有所需时精准供给个性化信息。总之,场景化传播作为一种基于位置的传播和服务,正是恰如其分地把位置定位纳入不断变化的关系流中,通过细分场景适配和个性化定制为处于千变万化的关系流中的人们提供精准服务。


二、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价值


场景化传播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传播方式的重要变革,塑造了全新的教育生态,是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不可忽视的因素。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因时而进”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 场景化传播的连接力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

场景化传播在连接方面凸显的巨大优势,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一是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跨界融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全方位连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场域,各种网络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这些平台在给人们学习和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平台之间数据信息分割、忙于各类平台的切换导致负担加重等问题。场景化传播具有跨媒介联动的连接力,能够整合各类网络教育平台,实现教育平台的跨界融合和数据共享。二是有利于编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网络。在场景化传播中,同样存在沟通互动比较频繁的强连接场景以及沟通不太频繁的弱连接场景,两种连接场景共同编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网络。一方面,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强连接场景,教育者充分利用强连接场景的稳定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工作;另一方面,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弱连接场景,教育者充分利用弱连接场景的流动性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辐射的最大化。

2. 场景化传播的体验力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时空一体化的适时体验是场景化传播的一大特性。该特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一是有助于推动教育内容的“景观化呈现”。场景的景观化呈现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妙的视觉感受,为人们获得愉快的体验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景观化呈现主要有地图式景观化呈现、几何式景观化呈现、动态交互式景观化呈现等几种类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更新迭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精选的教育内容进行景观化呈现,以画面的冲击力、视听的震撼力、场景的感染力来引发教育对象对所“观赏”内容的思考。二是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是人与场景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的强烈吸引,吸引程度不一样,沉浸的样态也不一样,主要有“信息沉浸”、“感官沉浸”和“大脑沉浸”[3]等样态。程度最深的大脑沉浸,是教育对象全身心的投入状态,与场景信息的深度连接,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场景化传播追求的最高目标。当前MR、大数据、AR、人工智能、VR等技术通过图像传感、虚拟现实建模、跨媒体分析推理等可以摆脱文字、图片单一维度的局限,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呈现适应多维感官形态的教育场景,给教育对象带来颠覆性的现场感受和视觉体验,使其在特定教育场景中实现不容易被外部因素干扰的具身式沉浸,集中全身感知系统聚焦教育内容。这种身心高度沉浸的传播样态能够有效调动教育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体验的主动性和实践的创造性,拓展教育对象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场景化传播的服务力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场景化传播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服务方面做到了精准传播和精准服务,这一特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一是精准细分教育对象所处场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对象的社交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呈现的人际关系网也极具流动性。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在变化的关系网中把握教育对象的学习期待和需求。场景化传播驱动教育者更加关注教育对象所处的时空环境、主观感受,细分教育对象所处的场景情况,使教育对象在特定的场景中捕捉到内心期待的教育内容。当前,图像传感技术、LBS定位技术、三维立体显示等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实时把握教育对象的地理位置信息、精准细分教育对象所处的场景情况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对教育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和精准传播。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传播,前提是要对教育者进行精准画像。依托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五大技术支撑,场景平台可以全面采集和分析教育对象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等场景中的数据痕迹,从情绪、情感、心理、态度、诉求、兴趣、价值观等多维度进行精准“画像”,在特定情境下精准传播符合教育对象实时需要的教育内容。三是精准分析和研判教育传播效果。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呈几何级增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网络是立体、动态的,传播数据是海量、复杂的。以“场景五力”为支撑的场景化传播使海量数据的收集与相关性分析、全程追踪思想政治教育的强连接效果和弱连接效果成为可能。教育者只有全面掌握教育对象在传播过程中的活动轨迹、数据信息,才能精准研判教育内容传播的实际效果,准确提出改进教育内容传播的个体性化方案和措施。


三、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的挑战


传播媒介的变革是一把双刃剑。场景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诸多挑战。

1. 场景化传播可能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能力危机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感知能力。场景化传播通过构建多元性的拟态场景,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新的叙事模式——沉浸式叙事,使教育对象沉浸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从多维感官刺激中捕捉立体化叙事信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对象的接受障碍,但同时也弱化了教育对象的感知能力。无论是沉浸式叙事,还是沉浸式捕捉信息,都离不开拟态场景的营造和智能媒介的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如果长期沉浸在拟态环境中,难以避免产生“智能媒介依赖症”。随着媒介越来越智能,教育对象对媒介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最终将产生感知觉愈发迟钝甚至失灵的不良后果。因为感受失灵,教育对象对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感知需要通过智能技术来获取,感知能力逐渐弱化。二是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维能力。场景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通过“场”和“景”来呈现教育内容,并且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加速向“景”阶段迈进。景观式呈现的教育内容,以画面的冲击力、视听的震撼力、场景的感染力来引发教育对象对所“观赏”内容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但是,这种呈现方式也给教育对象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带来巨大挑战。因为大部分景观式画面都是直接呈现,没有留白,不需要教育对象发挥想象力,也不需要教育对象进行发散思维,教育对象只需要带上智能设备进入场景就能一览无余。长期处于这种观景模式,教育对象的思维能力因得不到锻炼会逐渐弱化。三是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交往能力。时空一体的场景化传播时代,技术对社交空间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社交空间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教育对象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自由穿梭,还可以同时置身于多个不同空间之中,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的交往范围,有利于增长见识,但同时也给教育对象的交往能力带来巨大挑战。在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场景,人们对应的交往行为也不一样。教育对象借助于场景平台的评论、转发、点赞等互动功能,只要手指轻轻一滑就能轻松快捷地实现对不同人际空间的关联、重组和再造。他们不断撕裂一个关系又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导致大部分人际关系都是松散的、易碎的和不确定的,感情投入较少。教育对象如果长期穿梭于“零情感”投入的关系流,在现实交往中会变得冷漠、缺乏同理心、社会认同感,以至于造成现实交往障碍。

2. 场景化传播可能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严肃性、思想性和系统性等特性。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功利主义、技术形式主义、叙事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可能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严肃性。部分平台在平台内容设计和分发时受功利主义、“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故意通过恶搞英雄人物、戏谑历史经典故事等来吸引人们眼球,获取不断上涨的流量。这些“泛娱乐化”倾向的传播内容将严重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严肃性,弱化人们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度。二是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场景设计、场景造势过程中,受“技术至上”思想的影响,容易产生技术形式主义,过分关注场景设计是否巧妙、场景内容是否生动、场景造势是否强烈等,却忽略对传播内容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融入,消解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三是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诸内容要素的系统”,[4]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求从面上兼顾不同教育内容子系统,分阶段、有步骤地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要求从点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每一个子系统,拓宽各个子系统的发展领域。当前,数字技术赋予场景化传播强大的效力,强烈的场景造势、景观化的内容呈现使人们通过人机交互顺利实现心意相通、情感共鸣的沉浸式叙事,相比传统的传播方式,其体验效果大大升级延展,但同时也带来传播内容碎片化、叙事结构简单化的问题。现代场景技术增强了社交空间的流动性,从流动的内容来看,为了适应人们快速流动的社交心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挤进人们生活的碎片化缝隙进而“吸粉”,文本内容普遍短小精悍。这些短小精悍的文本往往是对完整知识体系的多次拆解和高度凝练。人们长期接触这些“拆解版”教育内容,不利于构建完整的思想理论知识体系。从叙事结构来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模式一般是基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闭环结构,教育对象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场景化传播模式的叙事结构则是敞开的、动态的,教育对象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场景化传播可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片面

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场景化传播时代,沉浸式叙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叙事方式,以信息沉浸、感官沉浸和大脑沉浸为标识的沉浸式体验是教育对象主要的学习状态。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对象的沉浸指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直观的评价。“沉浸指数高代表教育对象沉浸程度高,说明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高,反之亦然。”[5]以“沉浸指数”为内核的评价模式,与传统的实地调查、模糊评估等评估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克服评估过程的滞后性和主观性,可以为教育者在某个特定环节临时调整教育决策提供支撑条件。但它也可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片面性。一是数据信息的局限性。教育对象的“沉浸指数”可以通过现代智能仪器设备测量而获取,因而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但这种测量目前还只是停留于生理性指标层面,对于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指标无法勘测,这无疑将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全面性。二是对教育对象的部分诉求无法回应。由于当前场景技术的限制,教育对象在场景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绪情感、含义丰富的语词、高级的学习诉求等,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应,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全面性。三是“消费模式”嬗变的影响。场景化传播时代,“教育信息流动模式正历经着由‘演讲模式’向‘消费模式’之嬗变”。[6]教育对象可以自主选择教育信息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不再以教育者“演讲”的内容为信息权威。“消费模式”会给教育者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催生急功近利的评价心态,信奉“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观点。这种观点容易吞噬教育者的价值理性,过分聚焦于教育对象沉浸指数达标与否,忽略了教育对象沉浸指数背后的关键因素,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部分教育对象的缓慢进步。

4. 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尚待健全

目前,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场景技术不够成熟。场景化传播的基础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当前,随着VR、AR、MR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场景技术也不断迭代升级,但整体上还处于场景化发展初级阶段。当前,有些高校已经抓住数字技术发展的机遇期建立了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机器概念,只能依靠人工驱动在特定范围和领域内开展教育教学,虚拟现实教学平台发挥的效用有限。二是专业人才不足。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场景构建、场景造势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掌握场景技术落地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在营销业、金融业领域的场景技术专业人才较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场景技术专业人才还十分稀缺,导致在场景式教学中出现优质场景缺乏、场景连接欠佳、互动体验不足等问题。三是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场景化传播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有实践层面的理念、规则、制度的变革。当前在实践应用层面出现了应用边界不清晰、拟态场景泛滥、场景内容娱乐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理。


四、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策略


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可以从理念、能力、建构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趋利避害,把驱动因素转变为现实效能。

1. 树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发展的理念

一是树立场景思维,增强以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动性。场景思维即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受众场景为出发点,以服务受众场景需求为目的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精准定位教育对象的场景需求并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服务,不断提升教育对象的互动体验。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把有效保障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作为前提,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场景化传播环节。场景化传播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技术异化的风险。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时防范技术对主体僭越的风险,着力解决场景式教学实践过程“人性缺失”等问题。三是坚持在守正基础上创新的理念,树立场景技术使用的边界意识。教育者要处理好教育实践的传统优势和手段创新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场景化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与“不变”,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本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字技术进行内涵式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任务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绝不能偏离这个任务导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场景化传播中的主导权,促进教育对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此外,还要避免技术形式主义的干扰,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把握场景技术使用的边界,辨识适合场景技术表达的教育内容,不能滥用,也不能热衷于创建虚拟教学平台而忽视平台内涵建设,更不能用场景式教学法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模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数字素养

场景化传播的基础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才能真正了解场景化传播如何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掌握场景设计技能,能够辩证地看待场景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趋利避害。一是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理论研究。理论是行为的先导,要设立专项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强化教育者对数字素养的研究。二是开展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定期举办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整体队伍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针对智能建模、全景传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协同等进行模块化的精细培训,培育创新型数字人才、复合型数字人才和数字技术工程师等高端数字人才。三是强化考核评估。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评价指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检测调查和评估评价,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四是加强经验交流。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炼和总结场景式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场景式教育教学的示范案例,带动教育队伍数字素养和技能整体提升,顺应数字时代的技能要求。

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建构机制

依据场景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建构要牢牢抓住“用户”、“内容”、“体验”、“链接”、“社群”五个关键元素。

第一,“场景+用户”:深化用户核心思维,把握教育对象的需求和期待。场景思维的核心是用户,在场景化传播背景下,用户希望自己此情此景享受到的信息服务是个性化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场景化传播应准确把握教育对象在此情此景的教学需求和期待,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化需求适配个性化的场景,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并且打造个性化空间帮助教育对象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实现“再传播”。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要把握教育对象需求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对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一方面,在场景学习之前激发他们产生立足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合理需求,以此指引教育对象的学习效果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在场景学习后根据需求实现的情况重新审视自己需求的合理性,进而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和学习目标,同时也要防止本来合理的需求因为遇到实现困境而向不合理的方向转化。

第二,“场景+内容”:把握场景技术的特性,辨识适合场景技术呈现的教育内容。场景思维的关键是内容。场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内容的选取。只有找准适合场景技术呈现的教育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是抱着“什么都可以拿来用”的心理,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吃透场景技术的特性,明晰内容选取的标准。总的来说,适合场景化技术呈现的教育内容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人机交互性。交互性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也是场景技术的重要特征。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人机交互是最基本的场景活动,其他的体验、链接、沉浸等场景活动都建立在人机交互基础之上,因此适合场景技术呈现的教育内容理应具备交互性特征。二是时空跨越性。打破时空的限制,让人们能够跨越时空自由穿梭,是现代场景技术的一项重要功能。因此,适合场景技术呈现的教育内容可以是具有时空跨越性的内容。三是情理交融性。场景技术通过丰富的场景体验,可以使场景与用户建立独特的情感连接,引发用户“情感经验”的迸发,进而实现价值认同。这一特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取标准应该符合情理交融性。情理交融性的教育内容,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共情”“共振”。四是抽象性。场景技术可以突破文字、图片等单一维度的局限,立体化、景观化呈现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得形象生动;还可以将教育对象置于虚拟场景的中心位置,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去理解信息产生的背景、过程、意义等。

第三,“场景+体验”:打造个性化教育场景,增强教育对象体验的层次感、真实感、沉浸感。只有良好的受众体验才能提高受众对场景的黏性。场景对受众的主观需求刺激得越激烈,受众体验的深度和互动的强度越高,信息的适配度则会更高,进而产生更多的场景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建构要在增强教育对象体验感上下功夫。一是增强教育对象体验的层次感。场景技术可以将位置服务、数字地图、教育资源等丰富数据集聚在一起,实现用户随心所想即所达。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场景及技术的优势打造层次凸显的教育场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组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进阶、分层次地呈现给教育对象,塑造体验的层次感。在层次感较强的教育场景中,传播媒介可以记录教育对象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既可以做到在同一场景中不同教育对象将获得不同的界面服务,也可以做到同一教育对象在不同的认知阶段获得不同的内容适配。二是增强教育对象体验的真实感。教育者要积极利用场景技术将平面的叙事场景直观呈现为立体化的教育场景,让教育对象在虚拟仿真动画中与相关场景元素进行“面对面”的交互,实现彼此之间的情感共振,线上和线下场景界限消融,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三是增强教育对象体验的沉浸感。场景技术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系统的反馈而动态调适呈现的场景元素。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场景技术的动态调适功能,为教育对象营造符合他们多维感知形态的教育场景,使他们实现多维感知系统的全面沉浸,并发挥多维感知系统的优势功能解码传播的教育内容。

第四,“场景+链接”:专题式衍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栏目,打造场景延伸价值。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用户场景是碎片化的、动态的,以地理位置定位和算法为核心的适配和链接则可以重构这些碎片化的、动态的用户场景。只有通过链接,场景传播才能实现“连接一切”的目标,场景资源、场景内容才能获得更大的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建构要注重“链接”这一关键元素,既要有专题式的场景化传播内容,也要有与该专题相关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栏目设置,如专家讲坛、人物专访、精彩合集、友情链接等,打造全方位的链接矩阵,重构碎片化的教育场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教育对象可以点击“链接”自由切换场景,获取任意一个场景平台的学习资源。此外,通过链接可以引发教育对象的“二次沉浸”,在“二次沉浸”中强化和巩固思想理论知识,并实现思想理论知识的“再传播”与“再创造”。

第五,“场景+社群”:以多元情感连接强化场景体验的价值认同。场景化传播的场景适配功能为社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通过共享实时位置,很快就能够找到兴趣一致的群组,手指轻轻一滑就可以在不同的群组中自由切换。在社群中,用户最常做的事包括就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分享社群成员感兴趣的信息、点赞社群成员发言表示认同等,久而久之,社群成员将形成约定俗成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社群连接的核心是情感连接,而且不是以单一地点为情感连接点,因兴趣和场景多元,情感连接点也是多元的。社群学习方式是场景化传播背景下的新型学习样态,它以多元情感连接为纽带,基于圈群共同点展开,具有极大的群体感染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建构要注重“社群”这一关键因素,充分利用社群文化的力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一方面,教育者要主动占领社群文化的阵地,建立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群组,通过话语方式、符号系统、场景画面等方面的精心打造吸引广大用户的加入并参与;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选择健康向上的社群场景切入,并在其中积极进行正面信息交换和意义共享,在交换和共享中实现情感共鸣、价值认同。

4. 建立健全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

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一是资金保障。场景技术的研发、人才队伍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的培训、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因此,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夯实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物质基础。二是技术保障。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力度取决于场景技术的成熟程度。当前,我们还处于场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场景技术研发、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等场景应用等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要找准现有的技术瓶颈,在场景构建的核心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化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等场景应用,提高场景适配能力。三是制度保障。出台与场景化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规范智能场景化建设行为,避免拟态泛滥、场景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场景建设、场景式教学实践相关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发教育者利用场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效能;健全场景化传播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态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并惩戒滥用数据、篡改数据、侵犯隐私和违背伦理道德等行为,确保数据资源系统的数据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译者:赵乾坤,周宝曜.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2]黄冬霞.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22(1).

[3]王寅申,朱忆天.沉浸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革与价值澄明[J].思想理论教育,2021(4). 

[4]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5.

[5]王嘉,张维佳.论沉浸传播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20(1).

[6]罗莎莎,靳玉乐.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危机、成因及其应对——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20(3).



责任编辑:张潇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