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园地 | 优秀网文 | 廖子清、李澳 | 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思政理念下的生态和谐践...

廖子清、李澳 | 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思政理念下的生态和谐践行样板

作者:廖子清、李澳、黄淑敏、王祯、何佳仪 发布时间:2024-12-30 09:59:4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碳”决策部署,促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2年1月,海南省与住建部提出共同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2024年3月18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运行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东屿岛成功举办,此举不仅昭示着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携手打造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示范区正式迈入近零碳排放的运行阶段,也象征着海南省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且意义重大的步伐,开启了全新的征程。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园林景观的低碳生态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集成应用、既有建筑与环境的更新改造新能源自供给体系等。


践行绿色理念: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规划理路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立足“热带海洋性气候”和“建成区绿色降碳更新改造”,通过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技术,新建林业碳汇等高质量碳抵消措施,综合利用管理、市场等手段,开展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在能效提升、能源种类、能源结构三方面,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用电自平衡。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费的主体。从全球来看,71%—76%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在城市建成区进行绿色降碳更新改造,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城市生产生活密集活跃,如何在不大拆大建、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不受过多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低碳改造、促进节能减碳,挑战多、难度大。“近零碳”意味着无排放,而是要使区域内排放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大体实现区域内的碳中和。在东屿岛,从对垃圾进行清洁化、资源化处理,到打造雨水调蓄设施,再到配套智能充电站实现交通绿色化改造……固废处理、资源利用、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方面面的改造,推动小岛成为资源可循环、用电自平衡的有机整体。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在转型与升级上做好“加法”,在能耗与排放上做好“减法”,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无疑是一条重要经验。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减碳呼唤全民共同参与。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会场外两个地方人气颇高:一是新闻中心入口处,两台骑行机吸引许多参会人员驻足,通过骑行可以给手机充电;二是“走近零碳Bar”,参与知识答题、绿色回收等活动,可积累碳币,兑换咖啡、冰箱贴等礼品系列趣味活动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在人们心中播撒下绿色的种子。助力节能降碳,人人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通过节约资源、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系列小事,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为共建清洁美丽城市注入更多正能量。


图片非真实取样,仅供参考

唯物辩证法: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博鳌近零碳示范区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示范区内部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等项目有序推进,旨在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这举措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有限性与珍贵性的尊重,因此,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正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深刻领悟与践行。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实践模式,正是在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领下一次良性践行,示范区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绿色低碳理念积极融入城市规划、能源利用、交通出行等各个方面,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集成应用了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绿色交通系统、厨房电气化系统、AI智能中央空调、超级充电桩等一批世界先进技术系统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低碳发展博鳌近零碳模式为城市建成区的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探索提供了参考路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然而,示范区并没有回避这一矛盾,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这一实践体现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即在经济与环境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推动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南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新机遇,我省将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争当“双碳”优等生。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对于海南而言,博鳌东屿岛是起点,是转折点我们利用天上的光、海上的风,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正在逐步探索让碳“归零”,为海南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创建更多绿色低碳样板提供了思路和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任重道远,近零碳示范区的经验探索必将助推美丽海南建设,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其指引绿色发展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其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理念,这为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遵循、指引了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在示范区落地开花、生动实践,海南优美的生态环境可吸引大量高端会议、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集聚,随着博鳌亚洲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必将带动周边绿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而这也正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

积极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未来,海南将继续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指标,推广《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技术标准》,宣传示范区所总结的“博鳌经验”和打造的“博鳌标准”,因地制宜创建一批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示范项目,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好房子”。进而做到以点带面,为全球热带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低碳绿色发展探索提供有效路径,为探索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提供有益借鉴,形成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助力海南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进海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

据悉,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获得德国能源署在中国颁发的首个“零碳区域运营认证”标识;被纳入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和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取得了生态环境部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授予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认证”和国标“零碳区域、零碳建筑、低碳建筑”认证。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2022年度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琼教思政[2021]17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C710056)、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QJZ202412005)、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HNSK(ZX)24-2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加措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