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沂蒙精神 | 典型人物 | 王步荣

王步荣

发布时间:2021-04-21 21:00:39

“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军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彭大娘四儿一女上战场。”这是在1945年的《大众日报》上刊登的一支脍炙人口的秧歌。歌词中的彭大娘,就是沂水县朝阳官庄村的被授予“鲁中模范军属”的王步荣。

image038

王步荣是沂水县沂水镇小滑石沟村人。因丈夫姓彭,人们都叫她彭大娘。党的宣传使这个历经磨难的妇女懂得了穷人只有起来革命、才能翻身解放的道理。于是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担任了村贫民互救会组长。她整日里四处奔波,各项工作干的都很出色。1938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的家就成了我党的秘密联络点。当时省、县、区的干部都经常吃住在她家。每一次,王步荣大娘都倾注全部热情为他们烧水做饭、站岗放哨、传递情报。1941年冬天,王步荣得知住在本村张曰浩家的7名三营战士还没穿上棉袄时,她立即组织妇女赶做了7件棉袄,送去让战士穿上。1942年,王步荣三次发动全村18-45岁的妇女每人每次捐献军鞋一双的运动,全村50多名妇女积极响应,争先恐后赶做军鞋,三次共做军鞋150多双。

她说:“人家八路军千里遥远来咱这里打鬼子,图什么?还不是为了咱老百姓嘛!我看得清亮,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好日子过。”

1939年,第一个参军的王步荣的二儿子在攻打敌人据点时,英勇牺牲。二儿子牺牲后,王步荣没有被悲痛所压倒,她擦干眼泪,又将三儿子送到区中队,参加了沂水县二区中队。她斩钉截铁地说:“俺家老二牺牲了,给部队带来了损失。再把老三交给你们,让他多杀鬼子,给老二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42年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她又送刚满14岁的四儿子到山东纵队当兵。接着,党组织号召队员一部分女同志到后方学习,为部队培养医护人员。王步荣又说服女儿和本村两名姑娘积极参加。

1944年王步荣已是妇救会长,她虽已55岁,但爱党拥军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在1945年大参军运动中,对党忠心耿耿的她又想起了留在身边的唯一的大儿子,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王步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她知道这次动员参军的任务很重,如果自己带头把留在身边的大儿子送去参军,工作就好做了,可自己已先后把四个儿女送到军队上,只有这一个儿子留在身边,儿子34岁才娶上媳妇,孩子还不到1岁就让他参军,工作能做得通吗?儿媳能理解吗?她又想到了自己的一生……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她做通了儿子和媳妇的工作。在动参大会上,大儿子第一个报名参军,这一行动影响了全村,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妹相送,爷仨争参军的热烈场面。这个仅300余人的小村,就有40多名青壮年参军。为此,中共沂北县委授予朝阳官庄“荣冠全区”锦旗一面;中共二区区委奖给该村“保国争光”光荣匾一块。王步荣送四儿一女上前方的事迹被登到了《大众日报》、《鲁中大众》等报刊上,歌颂王步荣的秧歌小调也到处传唱。

在荣誉面前,王步荣没有止步,她又带领本村的秧歌队,到邻村进行宣传。每到一村,姑娘们一边扭一边唱:

“母送子,妻送郎,

识字班送兄上战场,

保国家,保家乡,

穷人饭碗有保障。

……”

秧歌一停,彭大娘就现身说法。通过宣传,使这些村的适龄青年主动报名参军,当时井峪村参军的青年就有28名,牛栏村有42名……这些村的动参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后,带动了整个区的工作,全区一次参军360人,当时被沂北县誉为“参军模范区”。

1945年,王步荣获“鲁中区模范军属”光荣称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给予王步荣极大关怀,她却从不向组织伸手,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勤恳工作,为家乡建设和教育新一代做出了贡献,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军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彭大娘四儿一女上战场。”这是在1945年的《大众日报》上刊登的一支脍炙人口的秧歌。歌词中的彭大娘,就是沂水县朝阳官庄村的被授予“鲁中模范军属”的王步荣。王步荣是沂水县沂水镇小滑石沟村人。因丈夫姓彭,人们都叫她彭大娘。党的宣传使这个历经磨难的妇女懂得了穷人只有起来革命、才能翻身解放的道理。于是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担任了村贫民互救会组长。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