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沂蒙精神 | 实践成果 | ​站在最前线,重走小长征

​站在最前线,重走小长征

发布时间:2021-05-18 14:08:50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挺近敌后办学80周年,继承和发扬抗大优良传统,传承抗大红色基因,2019年暑期,张守参、颜成英、朱媛婷、牛卓群4名师生积极报名参加了由邢台抗大陈列馆主办的“‘站在最前线’--纪念抗大挺近敌后办学八十周年党性教育活动”。本活动旨在通过重走抗大路,弘扬抗大所培育和锻造的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深扎抗大之根,延展抗大之脉,传承抗大之魂。

一、出征仪式

7月5日,我们四人参加了临沂大学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暨“重走抗大路,砥砺报国志”出征仪式后(图1),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重走抗大路的征程。


“重走抗大路,砥砺报国志”出征仪式

二、朝圣延安,追根溯源 

7月8日,我们与活动主办方的队伍在延安汇合。

7月9日,我们一行人先后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旧址和红大一期一科旧址。

在延安抗大纪念馆(图2),我们看到了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方针和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这些教育方针和校训依然适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在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图3),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了毛泽东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诞生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共中央在此驻扎期间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参观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图4),讲解员生动形象的讲述,纪念馆多姿多彩的陈列手法,保留完好的革命旧址以及不胜枚举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全面系统的展示了抗大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和辉煌业绩,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段艰难而又骄傲的岁月。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枣园是1938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这期间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枣园里高大的老槐树和硕果累累的果树,见证了那段激昂澎湃的光辉历史。(图5)


参观枣园旧址

红大一期一科旧址是红大自瓦窑堡转到志丹办学时,40名师团级一科学员学习生活的地方(图6)。办学初期,校舍、教员和教材都极度短缺。美国记者斯诺曾感慨道:“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座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这么简陋的高等学府,全世界只怕只有这么一家了”。在此学习的40名学员有5人在战场上英勇牺牲,22人被授于元帅或将军的军衔, “将军科”的美称名不虚传。

参观红大一期一科旧址

三、“小长征”正式出征

7月10日上午,为纪念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办学80周年,我们再次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并举行“站在最前线”小长征出征仪式。我们高唱抗大校歌,高喊“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的口号,伴随着抗大校歌的激昂旋律,我们正式踏上了追寻抗大精神的长征路。(图7)


抗大小长征出征仪式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子长县米粮山红大旧址(图8)。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米梁山成立,“红大”即是“抗大”的前身。走进狭小昏暗的房间,摸着潮湿、单薄的被子,学习条件之艰苦是从苍白的书本文字中所体会不到的。


参观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蒲鹏馆长讲授《抗大在绥德》(图9)。1943年抗大总校离开邢台浆水县来到绥德,在此办学2年多。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煮米袋、煮豆袋的故事:由于粮食紧缺,抗大学员们将小米或黑豆装入袋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只喝汤,煮上四五回后才将小米和黑豆吃掉。如果实在没有粮食,队长就站在队前宣布:“粮食有限,今天没有晚饭,请大家克服”,即便如此,极少有人发牢骚,大家照旧学习工作。

参观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

7月12日一早,我们开始小长征第二天的征程。首先参观了横岭阻击战旧址,并请孙老师进行现场教学(图10)。横岭阻击战,是由抗大学员独立完成的一场阻击战斗,整个战役以我军伤亡二十几人为代价,歼敌百余人,成功掩护了抗大总校、八路军后方机关及当地群众的安全转移。


参观横岭阻击战纪念碑

下午参观了黎城县霞庄抗大总校的旧址,山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戴玉刚做《抗大在山西》现场教学(图11)。在霞庄学习的是抗大的第六期学员,这是总校开赴敌后的第一期,也是在战争中学习的一期。再此办学期间,恰逢“百团大战”,部分学员直接参加了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来突出贡献。


参观霞庄抗大旧址

随后参观了屯留岗上村抗大一分校旧址,抗大一分校是敌后根据地12所分校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青年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取得战果最大的一个分校,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孕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领兵打仗、治国理政的英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图12)这也是临沂大学的前身,我们四人在沂蒙山区展馆里寻找临沂大学的足迹。


参观岗上村抗大一分校

7月13日上午,我们来到小长征的第六站--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王芳授课《抗大在晋察冀》。晋察冀边区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抗大第二分校于1939年初到此办学,办学期间学校面临物资极度困乏和日军的围攻扫荡等诸多困难,但依然坚持办学5期,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军政干部。(图13)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第七站,陈庄歼灭战陈列馆(图14)。陈庄歼灭战是当年抗大学员参与的又一场出色战斗,被誉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敌后“模范的歼灭战”,它有力的挫败了日伪军破坏晋察冀边区后方的企图,粉碎了国民党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河北一次性歼敌最多的一场战斗。


参观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7月14日,途径25个县市,行程超过2500公里,历时八天七晚后, “站在最前线”——纪念抗大挺进敌后办学80周年党性教育活动来到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邢台浆水镇的抗大陈列馆(图15)。


参观邢台浆水抗大陈列馆

80年前抗大总校在副校长罗瑞卿的带领下离开延安,于1940年11月转移至邢台浆水镇,在邢台浆水办学两年零三个月,谱写了敌后办学的辉煌篇章。

四、结束也是开始

八天的重走抗大路,我们感触颇深,所到之处都和抗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一路走访一路研学,对抗大之路和抗大精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每到一地,当地的抗大专家、党史专家为我们授课,一课课讲下来,我们不仅了解抗大历史、抗战历史、更深入感知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青年、作为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的责任。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正如抗大校歌歌词一般。“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的奥秘也深藏其中。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大所锻造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我们要做好抗大精神的传承人,让抗大精神代代相传。重走抗大路的活动虽然结束了(图16),但是我们仍然在路上。

顺利结业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7月5日,我们四人参加了临沂大学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暨“重走抗大路,砥砺报国志”出征仪式后(图1),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重走抗大路的征程。“重走抗大路,砥砺报国志”出征仪式二、朝圣延安,追根溯源7月8日,我们与活动主办方的队伍在延安汇合。7月9日,我们一行人先后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旧址和红大一期一科旧址。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