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
首页 | 资源服务 | 高校党建工作资源库 | 高校支部工作案例 | 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 党学教研一体化 集体备课制度化 课程思政实效化——中央民族大学...

党学教研一体化 集体备课制度化 课程思政实效化——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2-01-04 13:49:07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目前共有党员16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人员7名,正高职称教师3人,副高职称教师4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15人,行政工作人员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4人,占支部党员人数的87.5%。自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来,支部发挥自身优势,创建特色工作制度,涌现一批特色工作案例。

一、党学教研一体化、集体备课制度化、课程思政实效化

支部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2个学科点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3个教研中心的力量,创建党建与教学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引领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与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党日活动、主题教育学习研讨、组织生活会等相结合,形成以党建引领并促进教学科研的工作特色。

党支部督促党员以课程为单位加强集体备课,形成集体备课的执行和监督检查机制。各教研中心每学期至少开展4次集体备课会,完成每学期每门课新思想与至少20个课程知识点的深度融合。总结新时代新思想融入课堂的成效经验,形成教学研究和实践成果,有效增强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本领,突出了党支部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并建立传帮带机制,以老带新,为青年教师业务学习创造条件。


支部联手学校其他院系专业课教师共同打造课程思政,拓展支部党建的对象和范围。在学院党总支统筹安排下,支部积极引导教师党员发挥自身优势,与专业课程教师自愿结对,携手打造课程思政的大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专业渠道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推动课程思政实效化。支部杨宗丽、刘树宏、韩秀霜、刘寒等同志多次参与生环学院的课程思政活动,为课程思政提供专业建议。


 

支部还努力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体化建设模式。重点围绕学校附中教育集团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特点,优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提升思政课程与思政教师的亲和力。2018年以来,党支部在引领基础、纲要和形势与政策教研三个教研中心为主体的党员教学技能水平提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支部教师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和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支部党员在学生评教中普遍获得好评,并涌现出多位站稳讲台,引领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教师。其中,杨宗丽和孙英同志分获“全国模范教师”和“北京市特级思政教授”荣誉称号。


二、理论学习有制度保障、理论研究有成果产出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团队,党支部结合主题教育,集中开展理论学习,形成了集中组织支部党员参加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理论宣讲的制度性安排;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学,主要是结合国家、北京市和兄弟院校等在线课堂的自主自学,形成自学和交流的氛围;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组织党员、党小组对时政热点、理论动态等进行研究讨论,形成关注和思考热点的习惯;利用学术研究深入推进学习,特别是依托学院经典读书会、青年论坛等品牌学术活动,聆听专家解读经典,共同探讨研究,形成理论反思和知识再生产的能力。


支部通过与各级各类媒体和学术期刊建立联系,为党员进行理论产出建设发声平台。支部党员在国内外主要媒体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党支部和党员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支部党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红旗文稿》等权威理论阵地发表文章共计约15篇,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共计60余篇,其中CSSCI共计3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共计约6篇。人员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校级项目20余项。

三、理论宣讲全参与、共建平台拓渠道、社会调研获奖项

理论宣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支部探索建立党员通过服务社会深化践行初心使命的制度。将服务社会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贯彻群众路线,通过调研院系、调研学生,针对院系在党团教育、学生在课程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组织党员教师“备好一堂党课”,“讲好几个知识点”,建设服务师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支部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合个人研究方向、时事政治热点,精心设计了时代引领、历史育人、思想浸润等几个主题的党课,为校内各院系开展党支部建设、党员学习等活动提供支持。

在校外方面,一是发挥支部知名教授的影响力,多渠道传播正能量,二是充分运用对外交流联系渠道,依托学院在各地(民族地区)建立的实习基地、与各类团体组织缔结的共建关系,主动送教上门,4进行理论宣讲、调研交流等,发挥建言咨询和理论引领作用。

经过积极引领,本支部全国模式教师杨宗丽同志打造了面向校内外青年教师成长的师德建设系列讲座和面向青少年成长的京华历史文化系列讲座;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孙英同志打造了面向各高校的马理学科建设讲座和面向干部的初心使命观讲座。支部书记汤洁同志着力打造建设了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等校外共建单位的理论宣讲和工作交流平台,逐渐形成成熟工作模式和良好工作品牌。

支部全体同志都参与完成了校内各院系的党团建设宣讲,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了近年来北京市委等上级单位委托的赴基层、进社区理论宣讲任务。此外,不少支部成员还承担了宁夏、内蒙古、北京市等地委托的各类理论宣讲阐释任务,并围绕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进行深入调研,开展资政建言,为地区发展献计献策。据不完全统计,支部党员自2018年以来,全员开展理论宣讲共计70余次,服务能力和辐射作用大幅提升。



此外,由支部党员牵头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四川雅安市、新疆昌吉州、贵州黔南州、广西钦州市、广西钟山县、广东江门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调研基地7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题研究,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为当地政7府等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建言献策,形成的社会实践报告获评首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支部党员孙英、杨宗丽等同志多次在社会实践基地为地方党委中心组学习授课,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培养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贯彻党中央教育方针政策,团结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发挥了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责任编辑:马文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