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武汉大学: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写好立德树人答卷

武汉大学: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写好立德树人答卷

来源:武汉大学 作者: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12-08 10:37:18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的重大创新举措。武汉大学作为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与优势,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育人资源和力量,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书写了一份优秀的“立德树人”武大答卷。

压实“责任链”,扭转“指挥棒”,育人机制全面优化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立武汉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暨“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等20余个部门常态协作、分工负责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

明确责任体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院系组织落实、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对照教育部建设标准,明确“十大育人”体系牵头与责任单位,确定具体建设方案、实施路线图、完成时间表,其中90个三级指标均责任到人。督促37个院系成立推进“三全育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规范实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纳入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到学校“双一流”建设全过程。健全研判部署机制,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党委系统工作通气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三全育人”工作专题会、推进会等传达上级要求精神,研究推动“三全育人”工作。

改进评价体系。深入开展院系书记抓思政工作和党建考评工作,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述职考评工作,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推动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情况纳入校内政治巡察、教职工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必须做、主动做、认真做。

强化工作保障。搭建工作平台,合作共建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升级改造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大学生校内外素质拓展培训基地,改进“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教职工一站式服务中心”。加大思政工作经费投入,确保每年额度不少于3000万。设立“三全育人”工作专项经费,仅2020年就投入104万为相关理论课题研究和精品项目建设等提供支持。

牵住“牛鼻子”,抓好“守渠人”,育人责任全员落实

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坚持开展“校党委书记为学生党员讲党课”“校长为新生讲入学第一课”等活动,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作1次报告或讲1次课;定期开展“校领导接待学生日”活动,召开毕业生、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各类学生座谈会,面对面关心学生、回应学生。落实校领导班子成员进支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身联系单位,至少联系1个学生党支部、学生班级或学生社团,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主题活动;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学时。

建设“四好”专业教师队伍。坚持“四个相统一”要求,创新教师教学培训与发展评价机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继续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青年教师政治引领计划,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加强班级导师与烛光导航师队伍建设,畅通师生联系沟通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推动高水平教师为学生上课,努力打造优质“金课”,校长窦贤康院士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涌现出“六院士20年同讲一门课”等典型事迹。每年评选“十佳教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202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

选优建强专职思政工作队伍。将以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的思政工作“主力军”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热情饱满的辅导员队伍,选树一批“辅导员标兵”并予以奖励;每年选拔60-70名优秀研究生党员骨干担任兼职辅导员。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质量提升计划,转岗15名教师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启动思政工作领军人才培育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化“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一流标准意识,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服务岗位职责与考核评价范围,构建以育人为导向的分类分层培训体系与荣誉体系,充分发挥管理服务队伍在全员育人中的作用。出台《武汉大学关于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办法》,修订《武汉大学中层领导班子及中层领导干部考核办法》修订工作,将抓党建和思政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述职测评的指标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

发挥优秀学生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大力加强师生优秀典型的培育、选树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朋辈教育。组建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青年讲师团和学生“榜样珞珈”宣讲团,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用青年话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累计举办活动150余场,覆盖2万余人次。每年评选“十大珞珈风云学子”“十大研究生学术之星”“自强之星”等,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影响人、教育人、带动人。

贴近“需求点”,找准“对接圈”,育人元素全过程贯穿

实施“一年级计划”抓好新生教育。通过活动典礼仪式感召、军事训练品质锤炼、主题讲座教育引导、朋辈教育典型引路、行为管理习惯养成、校园文化环境熏陶等入学教育载体,打造了“初识珞珈100天打卡”、新生主题演讲比赛、生涯规划指导训练营等精品化品牌活动,构建了包括校史校情、校纪校规、安全教育、适应教育、学风教育、班团建设、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体的完备的教育内容体系,有力助推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变。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为契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在各种纪念日、开学季、毕业季、樱花季等大力开展“中国梦”“弘扬抗疫精神 坚定爱国力行”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和“樱花诗赛”“樱花笔会”“金秋艺术节”“学术科技节”“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完善开学、毕业以及荣誉表彰等典礼仪式,强化仪式感召,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打造成武大学子专属的“最美思政课”,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

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特点抓好日常思政。针对不同年级本科生,分别侧重加强引导塑造、能力提升、实践锻炼、职业指导,做好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针对不同学制、不同领域研究生,分别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思维训练,强化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针对困难、少数民族、港澳台等特殊学生群体,精准施策,提高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聚焦关键领域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深入推进学科思政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引擎计划,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为重点,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育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深入推进网络思政和环境思政为支撑,不断优化网上网下育人环境,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管理体系。

加强毕业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过开展职业能力测试、加大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和校友意识教育,助力学生了解国情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和建立职业预期,找准未来成才发展之道。

增强“体系力”,打造“新引擎”,育人质量全方位提升

全面推进课程育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多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不断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着力加强科研育人,倾力打造“明诚崇学科研育人计划”,推动科研育人在平台载体、示范引领、精神文化和制度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构建一体化分层分类式实践育人体系;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施“珞珈红色文化育人计划”,推进“珞珈百年文化工程”,持续开展“美丽武大 文明珞珈”“点赞身边好人 讲述珞珈故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网络育人,加强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培育了一批网络教育名师名作,丰富正面网络舆论供给;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实现预防关口前置、干预靶向精准、教育有效覆盖;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完善依法治校体系和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了校园治理效能;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强化服务岗位基本规范与岗位职责,实施“信息化服务提升工程”,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精准推进资助育人,加强精准资助,实施“珞珈自强”发展型资助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优化组织育人,扎实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深入实施基层党支部建设“三大工程”,着力推进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改革。

针对“三全育人”重难点工作领域,建设系列创新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切实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通识教育中心、青年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等创新发展平台建设。选育系列特色示范项目。在全面推进院系“三全育人”常态工作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遴选出10个院系特色工作基地,选育了15个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和10个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选树12个育人示范岗位,启动了系列重点课题研究,打造系列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三全育人”工作质量。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更为健全、载体路径更为丰富、育人实效更为彰显,干部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明显提升。2018年以来,先后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建设单位。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部作品入选“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1人入选“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2个“标杆院系”、7个“样板支部”、2个“双带头人”工作室入选教育部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培育建设名单,总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优秀校园文化成果特等奖”等系列荣誉。李德仁院士荣膺全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研究生赵东获评2020年“最美大学生”称号。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入选“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青年讲师团入选“湖北省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据不完全统计,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刊发数十篇简报材料介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十余次关注并报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汉大学作为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与优势,精心谋划、聚合资源、系统推进,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书写了一份优秀的“立德树人”武大答卷。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