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大别山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一生戎马行、丹心为人民——皮定均

一生戎马行、丹心为人民——皮定均

发布时间:2021-06-23 20:56:45

1955年的一天,中南海内,毛主席聚精会神,认真听着中央军委汇报第一次授衔的初步名单。在他听到了拟授予皮定均少将军衔时,停顿了一下,缓缓地说:“皮有功,少晋中。”就这样,年仅41岁的皮定均被破格授予了中将军衔。皮定均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被毛主席青眼有加?这一切还要从1946年的中原突围说起。

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约22万人将中原解放军主力6万余人团团围住,并准备“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

军情似火。6月23日,中共中央急电:“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于是,中原军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主力兵分两路从西面突围。同时,为确保突围顺利,决定皮定均率领其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尤以善打恶仗、硬仗闻名的“皮旅”向东行动,造成主力东进假象,迷惑敌人,掩护主力向西突围。

考虑到突围中“皮旅”的掩护行动事关重大,6月24日,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把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叫到司令部,特别交代:“主力今晚就开始向西行动。你们赶紧回去布置,要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在三天内找不到我们主力的行动方向。在掩护任务完成之后,你们根据情况,自行决定行动方向。”王树声郑重地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是对你们最大的信任。你们有独立作战的经验,一定能战胜敌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皮定均向来是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接受任务不讲价钱的,他当场表示:“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掩护任务,我们一定以战斗的胜利,回答党对我们的信任。”王树声满意地点点头。可是话虽这么说,以一个旅7000人阻击22万敌人,掩护5万多人转移,风险太大,凶多吉少。

王树声看着自革命以来一直跟随自己的爱将,心中难免一阵酸楚,沉重地低声说:“旅的几位领导干部,每人准备一套便装,关键时刻可以换装。”换装意味着什么,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夜雨初晴,空气清新,月色宜人。皮定均和徐子荣接到任务后,在返回驻地的路上并辔而行,交换着意见。他们首先谈到的便是关于便衣的事。

“我们不准备便衣。”皮定均说。

“对。我们要和同志们在一起。”徐子荣说。

两个战友的语气很平淡,但那话,却使紧紧跟在他们身后的警卫员赵元福的心坎上响起轰轰的雷声。

突围前,为了不影响大军行动,皮定均怀孕7个月的妻子单独化妆撤离。临别的晚上,两个人对将来的情况作了种种的设想。皮定均说,“大家都胜利,4口人团圆。”

那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已有一岁多了,寄养在华北老乡的家里,还有妻子肚子里即将来到人间的第二个孩子。

妻子说,“我死了,华北还有个孩子。他和你,半家人在。”

皮定均说,“我被打死了,有你和两个孩子在。如果两个都死了,还剩下华北的那个孩子在。”

也许这对他们是最后一些安慰。两个人都不再说话,默默地望着低矮黑暗的屋顶和窗外漫无边际的黑暗。

三天的阻击很快就过去了,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也已顺利完成。但为了给主力部队以更大的支持,皮定均决定率部向东横穿大别山。随之,“皮旅”孤军转战24昼夜,抢越大牛山、血战青峰岭、强渡磨子潭、飞兵皖中平原,横跨鄂豫皖三省,历经23次大小战斗,克服崇山峻岭、暴雨洪水等艰难险阻,冒着酷暑,忍饥挨饿,行程1000余公里,冲破数十倍与己的敌人重重包围,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成功战例!

一生戎马行、丹心为人民。自1928年参加革命以来,皮定均一生征战,九死一生。中原突围后,他又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屡建奇功!

image001

image003

image005

image007

image009

image011

image013

image015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