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天津城建大学:探寻津沽文化,打造“行走的党史教育课”

天津城建大学:探寻津沽文化,打造“行走的党史教育课”

来源: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3-31 09:13:31

天津城建大学推出“知天津、爱天津”研学实践打卡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第一期“打卡革命丰碑 探寻津沽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研学实践。学校相关工作负责老师带领“红旗班”“善学计划”学生党员和“天城大青年学习会”成员,走进觉悟社旧址、中山公园、金汤桥、吉鸿昌旧居四处红色旧址开展研学实践。

0839ca0d4e3d87258a69b2dc326965e.jpg

出发前,带队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近年学校建筑学院师生在天津红色旧址保护中,发挥专业所学作出的突出贡献,引导同学们在研学实践过程中充分体悟学校师生亲身参与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实践、用专业所学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在用脚步丈量城市、与历史隔空对话的过程中感悟津沽文化的独特魅力。

da92219c14c469de8a4472b3ffb9a09.jpg

第一站,觉悟社旧址。旧址是一座由7间平房组成的三合院,青砖硬山瓦顶。从建筑价值来讲,馆舍为清末民初多进式三合院格局,砖木结构,青砖灰瓦,是民国时期民居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84年9月16日在觉悟社旧址成立天津觉悟社纪念馆,1988年9月10日,邓颖超为觉悟社遗址题写“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匾额。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第一批天津市革命文物。

dc2ba63d1461cf6d11df9f36e59a55f.jpg

第二站,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始建于1905年,初名劝业会场以劝倡实业为宗旨,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最早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功绩和两次来津巡视,改名为中山公园并沿用至今。中山公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周恩来、五四运动先驱者马骏等同志都在公园留下了革命活动足迹。

c05454c3f6635d168e056827516b48c.jpg

第三站,金汤桥。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开启的钢结构桥梁。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当年解放军会师的金汤桥,作为历史的见证,至今巍然如故。1994年6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又把它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大家缅怀解放天津英烈们的地方。

3f1426cfe6d3b07a5cceac9e870dc59.jpg

第四站,吉鸿昌旧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将军旧居,建于1917年。1930年,吉鸿昌将军购得此楼,一座带庭院的三层英式小洋楼(因该楼外墙由红砖砌成又称“红楼”), 坐南向北,为二层(局部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红砖清水墙。当时为接待地下人员,便于紧急疏散,对楼内房间作了周密设计和安排,楼内住室间间相通,三楼辟有秘密印刷室,《民族战旗》等即在此印制。

2c5c1fb6001af9573366e1fd7115dbf.jpg

最后一站,革命丰碑展馆。实景打卡结束后,同学们重返学校“革命丰碑展馆”,时空转换,重温汇聚了革命历史、现状信息、历史地图、测绘图等多方面成果的红色旧址,感悟“红色建筑讲述党史故事”的独特魅力。

天津是一座革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叙说着中国共产党人恒久不变的初心,也见证着天津沧海桑田的巨变。今后,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挖掘天津的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引导学生爱津留津、建设天津,持续以革命历史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红色建筑讲述党史故事,不断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计划连续推出土木建筑、经济管理、生态环保、人文艺术等类别研学实践线路,带领学生了解和亲近天津,感受天津的城市文化与发展成效,引导更多有志青年练过过硬专业技能,热爱天津,扎根津沽大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天津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天津城建大学推出“知天津、爱天津”研学实践打卡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第一期“打卡革命丰碑 探寻津沽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研学实践。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