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太行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朱总的一封家书

朱总的一封家书

发布时间:2021-09-06 17:29:33

朱德总司令在他60岁生日的时侯,曾按董必武诗原韵做过两首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这两句诗表达了朱总司令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不是骑在人民头上当官做老爷,而是老老实实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的高尚情操。朱德总司令功勋卓著,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把自己当做普通战士、人民的公仆。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里,收藏着一封朱总写给他的老友戴与龄的信,朱总司令艰苦朴素、不搞特权、不谋私利的崇高品质由此信可见一斑。

那是1937年冬,朱德的大姐之子许明扬、小妹之子刘万方以及他的幼年好友邓辉林到了山西前线,朱总司令从他们那里打听到生母及养母两位母亲困苦的生活状况。

家乡四川仪陇遭到了严重的饥荒,早已破产并陷于贫困的家里,有他的两位年逾八十岁的母亲,她们的生活举步维艰,于是便向远在华北“做官”的儿子求助。作为儿子,他多么想为母亲行自己的孝道,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参加革命十多年,又贵为八路军总司令、统领千军万马的朱德,却没有丝毫的个人积蓄。为母筹资而陷困境,面对此情此景,他该怎么办?他没有钱,但并没有向党组织伸手要求照顾,朱总司令情急之下,只好向自己在仪陇的同乡好友戴与龄老弟发出了这样一封求助信。

与龄吾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的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愉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货。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此候

近安

朱德

十一月二十九日

于晋洪洞战地

这封求助信如此恳切和无奈,令人无法不为之感慨。说八路军总司令没钱谁相信?然而这又是真真确确的事实。

这封信寥寥数语,让读者对于人民军队“百战百胜”的缘由有了更深的理解,军队是由这样伟大心态的统帅指挥着,这不就是胜利的保证吗?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朱德总司令为了拯救国家命运,维护民族独立,远离家乡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而对家中年迈的母亲却“不能再顾及他们”。这种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为了崇高理想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正是我们老一代革命家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与那些吃空饷、贪钱财的国民党军官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身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八路军总司令,却同千千万万个八路军普通战士一样,“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

当年的朱德总司令虽然年过半百,却仍然和普通战士一样,在太行山上吃的是黑豆小米,有时甚至不得不用野菜充饥,穿的是打补丁的粗布棉衣,住的是当地老百姓的普通农家小屋。就是这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将性命都置之度外,从来没有考虑要有自己的财产积蓄。

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县王家峪村驻扎时,总司令和当地的村民处若乡邻,亲如一家,他衣着朴素,容貌慈祥,常常和战士们一块摸爬滚打,指导练武;空余时间不是在篮球场上和战士们一比输赢,就是在田间地头和老农们一齐劳动,促膝谈心。朱总司令艰苦朴素、不搞特权、不谋私利的崇高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朱德总司令写给好友戴与龄的信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