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沂蒙精神 | 革命精神解读 | 沂蒙精神内涵简介

沂蒙精神内涵简介

发布时间:2021-04-21 21:33:37

沂蒙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并肩齐名的沂蒙精神。20世纪90年代,沂蒙精神的内涵界定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个内涵着眼于沂蒙人民永远跟党走的坚定政治立场,对于激励沂蒙人民苦干实干、实现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

image001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展。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强调:“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沂蒙精神,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新的高度定位了沂蒙精神,为我们明确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成因及其巨大现实意义。

沂蒙精神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以沂蒙为中心的山东党政军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它的形成过程与中共中央的领导、决策和活动密切相关,它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image003

1938年6月,党中央、毛泽东指示建立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派兵去山东”。

image005

1939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在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率领下挺进山东。6月进驻沂蒙山区。

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一方面,“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党及其领导下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代表山东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践行群众路线,舍生忘死为民、救民,真心真意爱民、亲民,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斗争。另一方面,“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人民群众把共产党视为自己的救星,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亲人,衷心拥护民主政权,积极拥军支前、踊跃参军参战,“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革命胜利。

image007

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家喻户晓。

image009

拥军支前先进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从左至右依次为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拍摄照片时公方莲已去世)

image012

沂蒙根据地的小脚妇女担架队。

沂蒙精神的实质是鱼水难分、血肉相连的党群和军民关系。在沂蒙精神形成过程中,党群、军民双向互动展现出的“爱民为民、敢于斗争,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构成了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民为民、敢于斗争”是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模范行动、优良作风在人民群众中间落地生根、付诸于革命斗争实践的历史过程,是沂蒙精神内涵生成过程中最初的逻辑起点。

image013

1944年1月24日(旧历除夕)夜,10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八路军l15师教导第2旅4团3营8连火速奔向朱村营救村民,24位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image015

八路军每到一村,先帮助群众把街道和院子打扫干净。

image016

八路军为群众为群众挑水。

“爱党爱军、无私奉献”是共产党“爱民为民、敢于斗争”的必然回馈,体现了以沂蒙为代表的山东人民的历史选择,展现了山东人民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政治信仰。

革命战争年代,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本质内涵的沂蒙精神,凝聚了山东根据地的党心、军心和民心,构筑了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形成了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为山东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夺取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党群之间、军民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是沂蒙精神区别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沂蒙精神的巨大优势和永恒魅力所在。

image019

孟良崮战役纪念塔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涌现出了厉家寨、沈泉庄、九间棚、代村等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先进模范集体和厉月坤、王廷江、刘嘉坤、王传喜、赵志全等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革创新、脱贫致富的先锋模范人物,沂蒙老区迅速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新沂蒙呈现在世人面前。

image02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厉家寨党支部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整山治水,艰苦创业,提前十年实现国家粮食发展纲要目标。1957年,毛主席对厉家寨做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的光辉批示。

image023

兰陵代村在党支部书记王传喜带领下迅速摆脱了落后面貌,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如今的代村年人均收入超6万元,村集体收入过亿元。

image025

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城市新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沂蒙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大力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image028

11月23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主办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与新时代党群关系理论研讨会在临沂举行。


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弘扬爱民为民、敢于斗争的精神,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不怕困难,开拓奋进;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弘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新时代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维护好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凝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沂蒙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并肩齐名的沂蒙精神。20世纪90年代,沂蒙精神的内涵界定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个内涵着眼于沂蒙人民永远跟党走的坚定政治立场,对于激励沂蒙人民苦干实干、实现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
育人号推荐